第A03版:河洛评谭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6年2月16日 星期

怎能把春节当“陋习”?
□本报新闻观察员 洛谭

中国的春节,像其他很多节日一样,讲究的就是仪式感:祭祖上香是一种仪式,亲友相问也是一种仪式,但这些传统仪式,绝不是什么“陋习”。

今天是正月初九,该上班的人已经上班。不过,没到正月十五,严格来说年还没过完,那些与过年相关的话题也仍在继续,其中就包括那篇网上热传、备受关注的文章——《对不起,你们的春节是种陋习》。

文章起于抱怨春运,主要观点是:春节是对物质、人际关系需求的一种集中弥补和代偿,其基础本是贫困与匮乏——时至今日,应当“承认吧,它就是一种陋习”。

对此实难苟同。

春节,在年轻人的生活里,难道仅是吃点儿好的、穿点儿新的并忍受“逼婚”吗?中国的春节,历久不衰,饱含的是传统的价值观。春节期间的祭祀、团圆、孝亲、祈福等,都是这种传统价值观的体现。回家、过节,对多数人来说,绝对不是无奈之下的选择,而恰是一种心底深处的盼望:我从哪里来,我的根在哪里。

网上的文章对过年回家的年轻人有一段描述:“放弃自己的个性,全面迁就长辈们的生活习惯和品味,接受他们的盘问和讥笑。与其说是尊重,不如说是顺从和忍受。”当然,这种“顺从与忍受”,被提到最多的大概要数“逼婚”。

问题是,“逼婚”,真的那么可怕吗?

成家立业是人生必经之路。过年了,闲下来了,父母、亲友想聊聊心里话,正常。此时你不让他们说,什么时候说才算“最佳”时机呢?年龄适婚了,长辈问一句、催两声,不过是嘘寒问暖的正常关怀,就像天降温了叮嘱要多添衣服,这个“逼”的力度能有多大呢?

控诉亲人在春节假期一拨儿拨儿地“逼婚”,已经成了不少年轻人的时尚话题。其实静下心来想想,如今20多岁的男女青年,能有多少亲戚?电话、互联网这么发达,父母催着结婚,平时即使见面少,该说的也会说,春节多说两句又能有多吓人?

“逼婚”,在很多时候,成了男女青年的一种“被害妄想症”。或者是自己心中本已压力挺大、焦虑不已,别人问了两句便产生过激反应。

中国的春节,像其他很多节日一样,讲究的就是仪式感:祭祖上香是一种仪式,亲友相问也是一种仪式,但这些传统仪式,绝对不是什么“陋习”。要说“陋习”,虽然春晚实在不好看,虽然放鞭炮实在不环保,但大人、小孩一起玩儿手机的场面,比起大家围坐着看春晚、在午夜放鞭炮,更像是“陋习”。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