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到了,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猴子的身影,市民家的猴子窗花,商场中的猴子玩偶,街边小贩捏的泥猴……没办法,齐天大圣的名气就是这么响!
家住瀍河回族区的叶孝贤今年86岁,他会一门传统绝活——粘毛猴。虽然他做的毛猴只有拇指大小,却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此绝活可是从叶孝贤的曾祖父那辈传下来的。
1 一身是宝的小精灵
说起粘毛猴的手艺,发源于清朝末年的北京城,历经百年风雨,现如今会粘毛猴的艺人并不多。叶孝贤是地道的北京人,在他十五六岁时,跟着祖父学粘毛猴,因为喜欢,叶孝贤常跑到北京动物园的猴山旁,观摩猴子的神态和动作,一看就是半天。后来他到洛阳工作,把这门手艺带了过来。
毫不夸张,只要你见了叶孝贤粘的毛猴,就会情不自禁地摸摸这些毛茸茸的小家伙,然后惊叹:“太可爱了!”猴细密的绒毛可见,弯曲的四肢活灵活现,简直像标本一样。毛猴究竟是用啥材料做成的呢?
估计你想不到,它是用中药做成的!猴头和猴的四肢用蝉蜕粘成,毛茸茸的猴身是一颗辛夷,金银花用来做猴尾巴,就连猴戴的草帽也是一味中药,名叫木通。
2 改良毛猴更逼真
“现在我年纪大了,眼不好使,好多年不粘毛猴了。”离家几十年,叶孝贤乡音未改,仍是一口京腔,“我粘的毛猴参过展,多数都送人啦。”如今,老爷子只保留了两件毛猴作品:《猴拉黄包车》和《老翁过猴山》。
瞅瞅《猴拉黄包车》,车夫戴着草帽,飞奔向前,坐在车上的猴,用扇子半遮着脸,像个贵妇人,整件作品小巧玲珑。叶孝贤打开电视柜,取出几盒“宝贝”——蝉蜕的头部和四肢,这都是他当年分装好的材料,多年不用,也舍不得扔。
“做毛猴其实不难,多看几遍就会做,用辛夷做身体,用蝉蜕的头部做猴头。”叶孝贤说,“做猴的四肢有讲究,不能随便捏只蝉腿就往上粘。”一般是用蝉蜕的后肢做毛猴的胳膊,粗壮的前肢做毛猴的腿,前肢上的小钩刀恰好做猴脚。
粘了多年毛猴,叶孝贤摸出了门道。他觉得:“改良后的毛猴更逼真了。”原先毛猴的四肢是光秃秃的,他觉得不妥,哪有猴腿不长毛的,便把辛夷的绒毛刮下来,一点点粘在猴腿上。他还别出心裁,用金银花给毛猴按了个尾巴。
最令叶孝贤自豪的,是用开水把蝉蜕泡软,然后拉成不同的造型,这一步很关键,毛猴没有表情,它的特点都是用肢体语言来表现的。
3 毛猴是红花,道具如绿叶
粘毛猴是个细活,若想让毛猴栩栩如生,细枝末节得做到位。叶孝贤认为粘毛猴不难,几分钟就能粘一只,难的是做场景中的道具。
艺人通常用人的生活场景来模拟毛猴的生活环境,让猴充当人,来反映民俗风情、市井文化。在微缩王国中,毛猴做买卖,毛猴逛街遛鸟,毛猴抬轿,毛猴占卜……大大小小,各有分工,演绎着不同的故事。
毛猴如鲜花,道具如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作品才能出彩。在叶孝贤的宝贝中,有一些做好的道具,如毛猴放的风筝,扎着糖葫芦串的草木棒子,上面的糖葫芦大小均匀,全是用泡沫做的。你注意到坐黄包车毛猴拿的扇子吗?那是叶孝贤用鸽子毛剪的。而猴山,是用朽木制成的,山上那层青苔竟是染了色的锯末……
今年春节,叶孝贤把两件毛猴作品重新摆了出来。在他看来,市场上卖的猴子玩具可比不上自己粘的毛猴。是啊,它不仅是一门手艺的传承,也融进了叶孝贤对儿时北京城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