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们有个习惯,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年才算真正过完。元宵节赏花灯、吃元宵、放烟花,宗旨就是:热闹!如今为了环保,放烟花的人少了;有了电视、电脑,赏花灯的人也少了。看来元宵节的味道,得劳烦你从记忆中找了。
还记得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元宵节吗?那人山人海、颇为壮观的赏灯场景,还有各厂门前的巨型花灯……请你跟随小记,重温记忆中元宵节的狂欢夜。
01 花灯背后有巧手
76岁的赵三亭,家住涧西区重庆路办事处第二社区,退休有十几年了,仍然闲不住,没事儿就拿起工具,给家里做木版画,给孙女做花灯笼。赵三亭是原洛阳矿山机械厂的木工,归根溯源,这是他的职业习惯。
往年正月十五,社区会邀请他教居民做花灯,对于赵三亭来说,这是小菜一碟。想当年,他可是单位有名的木工巧手。单位元宵节展出的巨型花灯,总少不了他的功劳。
说起元宵节的花灯,你可能觉得“俗气”,商场外的LED灯可比这花灯洋气多了,但老一辈的人不这么想,元宵节的花灯就是他们青春的记忆。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娱乐设施匮乏,一年中,就数元宵节热闹。正月十四,各式花灯被高高挂在马路两边,莲花灯和生肖灯是每年元宵节的标配。花灯下方贴着谜语字条,小情侣路过,还能猜猜灯谜逗逗趣。
这只是暖场前戏,元宵节的重头戏非各厂各单位做的巨型花灯莫属,花灯不仅个子高、模样俏,有的还能动起来。为了做花灯,赵三亭往往从年前半个月就开始忙活,连过年都闲不下来。
02 制作花灯哪家强
莫以为各单位做的花灯只是自娱自乐,他们做花灯是要较量一番的,比比谁家的花灯是高科技,比比谁家的有创意。每到年前,各单位都会抽取能工巧匠,组成制灯团队。
1977年,赵三亭因做木工活出色,幸运入选本厂制灯团队。“起初俺只做些小型宫灯,后来开始做动物形状的花灯。”赵三亭回忆,当年他们在马路两边扯起电线,每隔几步,就装上灯泡挂上花灯,能挂满一条街。
有一年,赵三亭他们想让静态的花灯动起来,琢磨了好几日,终于有人脑洞大开,想了个招儿:在两只羊形花灯中间连根绳子,人站在灯下,伸手扯扯绳子,两只“羊”就头对头顶撞起来。
你甭笑,当时人们看到这木偶般的花灯,可惊奇得不得了!
慢慢地,人们开始为花灯安装马达、扇叶,花灯进入了自动化时代。赵三亭记得,在1985年前后,他们做的花灯体形变大了,所需的人力也多了,从采购材料,到切割、电焊、控制电路,一个花灯需要十几名工人来完成。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赵三庭做出了“像旋转木马一样的花灯”,上面能坐十个孩子,材料得用两辆卡车运到展出地,再进行组装。“那时过完大年初一,俺就得到厂里加班做灯。”赵三亭说,单位为了鼓励他们,会给做花灯的人发床单、暖壶作奖励。
03 抬头赏花灯,低头人挨人
这是赵三亭拍摄于1988年的一张照片,他背后的双龙灯是他们团队当年的得意之作,两条金龙会盘旋转动,元宵节后,这座5米高的龙灯被山西一家单位买走了。(如图)
“俺做的花灯可没少获奖。”说起这些,赵三亭好生骄傲。“当年中国女排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得了金牌,俺做了个女排花灯,‘运动员’的胳膊还能来回移动打球呢。”他和同事每年都能设计出新潮的创意花灯。赵三亭说:“想想那些年,就数俺厂做的花灯大,最抢眼。”
如果花灯做得出色,等到来年改装一番,旧貌换新颜,重新上阵参展。
正月十五,巨型花灯被摆放在厂前的广场上,涧西区武汉路、景华路等被小型花灯装饰得流光溢彩。只等太阳落山后,各家各户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拥到街头,不一会儿,几条街便被黑压压的人群挤满。
人们摩肩接踵,挪步前行,孩子坐在老爸的肩上,小贩们更是拼,利用巴掌大的地方做起买卖来,想趁热闹赚一笔。看花灯能看得很真切吗?估计悬!但百姓不在乎,大家要的只是热闹与喜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