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诺,无论在哪里,我都愿意遵守公共秩序,不随手扔垃圾,不随地吐痰……”春节期间,一封接力承诺书在微信朋友圈传开。
抵制不文明旅游,很多游客和管理部门开始行动。继去年国家旅游局出台游客“黑名单”制度之后,部分航空公司、旅行社及景区近期都开始采取相应跟进措施。随着游客“黑名单”约束力日益增强,有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游客将尝更多苦果。
1 不文明如厕者会被“拉黑”
春节假期刚过,国家旅游局有关负责人即在全国旅游厕所工作现场会上表示,正酝酿今年将不文明如厕者列入游客“黑名单”,进入名单的游客将为自己不文明的如厕行为“埋单”。
此次提出把不文明如厕者纳入“黑名单”,折射了当前旅游业的悄然变化。自去年以来,整个产业链条围绕游客“黑名单”在采取多项措施,一张遏制不文明旅游的大网正在形成。相关专家表示,这表明游客“黑名单”开始长出“牙齿”。
2 5家航空公司建立“旅客不文明行为记录”
企业也快速行动起来。猴年春节前夕,占国内航空运力80%以上的国航、东航、南航、海航、春秋航空5家航空公司签署声明,建立“旅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对不文明旅客采取一定限制服务措施。这是我国航空领域推出“黑名单”制度以来的首次大规模联合行动。
同时,越来越多的地方和企业也在自觉加入抵制不文明行为行列。北京市旅游委与首都机场航空安保公司日前签署合作备忘录,实行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制度。对于被列入“黑名单”的游客,北京部分旅行社将拒绝其参团。
3 增强“黑名单”约束力,两道坎得迈好
国家旅游局此前出台游客“黑名单”制度,意在发挥震慑作用,但由于缺乏相应处罚措施,约束力不强。国家旅游局监管司相关负责人坦承:“难点就在对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惩戒上。”
业内专家表示,游客“黑名单”对提升文明旅游是重要举措,但仍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如何真正发挥威慑力,二是要在全行业信息共享、相互支持,单靠一个环节单打独斗不行。
专家指出,目前实施游客“黑名单”仍有法律方面的短板,因此不论是航空公司还是旅游机构,对“黑名单”上榜者只能采取“软抵制”。
不过,目前旅游相关环节“黑名单”制度的逐步建立,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事实上的硬约束。不少网民认为,对不文明游客“拉黑”并采取一定限制措施,可以倒逼游客自律,进而减少和避免不文明行为。
值得关注的是,5家航空公司究竟会采取何种针对“黑名单”旅客的限制措施,目前还没有明确。
4 不文明行为应区别对待
记者从国家旅游局了解到,今年将细化《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对游客不文明行为进行分类,以更好推进“黑名单”制度的实施。
“对于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如果不采取强硬措施,实际是对遵守秩序公民的不公正。”春秋航空董事长王正华说,对于限制不文明旅客的态度一定要坚决,发表声明的5家航空公司会采取一致措施。
不过,无论旅游主管机构还是航空公司,“黑名单”制度要真正发挥效力,法律撑腰才是硬道理。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认为,国家旅游局的游客“黑名单”制度只是行政规章,对游客处罚缺乏法律依据。航空公司和乘客本身是平等的市场主体,航空公司不能对游客进行“歧视”或区别对待。他建议,可以适时修订旅游法,或者通过国家有关机构进一步进行司法解释,或者颁布旅游法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