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中央公布了一份重磅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加强街区的规划和建设,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
打开小区七问
打开小区是拍脑袋之举?
●疑问
为什么现在提出要拆除小区的围墙?
●回应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宏观城市交通室主任程世东
西方国家城市发展一直是小街区,路网密,不会像我们一些城市经常出现交通“毛细血管”堵塞的情况,而封闭式的大院或小区不仅割裂了路网交通,而且从多个方面影响了城市生活
打开小区的决定出台恰逢其时,并非拍脑袋之举,因为在中央看来,封闭小区是造成当前城市病的一大原因
打开小区违反物权法规定?
●疑问
谁有权打开小区?
●回应
北京市房协秘书长陈志
毕竟,小区是否打开涉及业主的利益,对于已有小区是否开放,应该充分尊重小区土地的使用权人——业主的权利
物权法规定,小区道路如果没有明确规定属于市政道路的,产权属于全体业主,因此,对于已有的小区来说,是否开放,应该由业主共同决定
在什么情况下才能打开小区?
●疑问
业主的权益如何得到尊重?
●回应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卫国
政府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推行时应尊重大家的意愿和需求
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要打开已建成的小区需要充分尊重业主的权利,在充分协商的背景之下,才能逐步打开
开放使用小区道路如何补偿?
●疑问
将小区道路变为公共道路,有补偿吗?
●回应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卫国
从法律上讲,政府要协商推进,比如与小区业主进行必要协商,还要进行补偿
补偿要区别对待,不能一刀切,在一些地方道路非常稀缺的情况下,要与小区业主等各方进行协商
有些小区围墙打开对于缓解交通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反而增加了安全隐患,对于这些小区就应保证小区内道路的生活功能,以及业主宁静和安全的需求
街区化后小区物业将被取消?
●疑问
如果打开小区,是否还需要物业?
●回应
北京大学法学院房地产法研究中心主任楼建波
物业的本质不会变,只是管理服务的方式会有所变化,因此物业公司不会消失
业主仍然需要物业公司提供服务,如过去是一个小区封闭起来,门口有保安值守,将来物业的保安则可能在楼门口值守
拆除围墙怎么保障小区安全?
●疑问
推行街区制后,小区的安全隐患会不会增加?
●回应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院教授王太元
小区的治安并不仅仅靠封闭来解决,封闭也不能解决安全问题,要靠管理和防范等多个方面,如加强巡逻、守护等
实行街区制,也不意味着治安就会有问题,比如南方一些城市的骑楼,就是典型的街区制,邻里关系融洽,并没有因此而出现治安恶化的问题
学区房划分会否受街区影响?
●疑问
小区打开了,学区房还会存在吗?
●回应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
街道和小区,是过去学区如何划分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未来小区打开后,如果不改变街道的管辖,应该不会有太大的直接影响,如果打开后改变街区的管辖,可能影响到学区房
相关链接
物权法司法解释历时7年终出台
对不动产物权与登记、善意取得等做出规定,3月1日起正式实施
物权法和每个人的生活都密切相关,关于其司法解释的出台一直广受社会关注。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向社会正式通报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当中对不动产物权与登记、按份共有人优先购买权、善意取得等问题做出了相应规定,这部司法解释将自今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日前通报的解释(一)自2009年开始调研,严循立法精神和目的,结合审判实践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对不动产物权与登记、按份共有人优先购买权、善意取得等问题做出相应规定,共计22个条文。
延伸阅读
最高法回应“小区开放”:尚需立法实现法治化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程新文在23日召开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新闻发布会上,对社会关注的“小区开放”问题进行了回应。
程新文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封闭住宅小区是农耕时代的产物,现在已经处于21世纪工业化、信息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新时代,推进现代化城市建设需要有新的理念和探索,“这一举措的目的是实现有关资源效益的最大化,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前瞻性的、与时俱进的城市发展理念,符合当今世界的潮流和发展趋势,对于推进城市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程新文表示,“小区开放”尚需立法实现法治化。作为司法机关,对由此可能涉及的相关主体的权益的影响、协调和保护,法院将加强调研、及时研判,并进一步加大对下指导力度,积极协调有关方面妥善处理好相关纠纷。
专家解读
打开住宅小区仍需配套政策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土地经济室主任王业强认为,长期以来国内交通规划只注重主干道,没有预留“毛细血管”,而封闭小区不断出现,对路网形成割裂,破坏了道路微循环系统,人们出行,无论长途短途都挤在主干道上,从而引发城市交通痼疾。
专家认为,在“小区开放”具体实施上,不是“拆墙破院”那般简单,而是要从物业管理、治安、物权等方面出台后续配套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