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8版:三彩风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6年2月24日 星期
[城市笔记]之移民洛城
大厂情结
□胡跃东

十二岁之前,我一直在故乡江阴跟着祖父生活。1981年,我转学到洛阳市西工区纱厂子弟小学,上了半年五年级便小学毕业,当时的小学没有六年级。

现在的洛阳白马集团,那时叫洛阳棉纺织厂,俗称“纱厂”,是当时洛阳的国有大中型棉纺企业。我母亲从无锡支援建设来到洛阳,在老城区通化街的洛阳棉织厂工作,这个厂后来改名叫洛阳市色织一厂。

1987年,我从老城区西北隅办事处辖区的洛阳市第二十五中学高中毕业,该校现已改名为洛阳外语实验高中。因为偏文科,我放弃了高考,成为一个待业青年。

1987年夏,我进入父亲所在的洛阳轴承保持器厂“待业”,厂址位于西工区纱厂北路,紧挨金谷园村。当时,这个厂是洛阳的“小巨人企业”“明星企业”,职工多时有上千人,和纱厂一样有名,是当时效益很好的集体所有制企业。

我父亲那时任厂劳动服务公司经理,那年夏天,我爬上厂劳动服务公司的大卡车,去洛阳轴承厂拉汽水,一下子被洛轴的大厂气势震晕了,高大的厂房机声隆隆,听说洛轴有几十个分厂,洛轴汽水厂生产冰水、汽水和黑啤酒,发放给职工当福利,于是我心向往之。

母亲曾有意让我赶最后一班车,“接班”进洛阳棉织厂当个国营工,我却执意在1988年8月,经市劳动局招工考试,进入洛阳轴承厂,当了一个小型分厂生产一线的车工,那时该分厂生产的小型滚动轴承全部出口国外。后来我才知道,我招考进厂的身份是集体所有制工人,和国营工、全民合同工混岗,分进大厂急需用工的各个分厂。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后期,涧西大厂是洛阳工业的著名符号,分布着洛铜、洛轴、洛拖、洛矿、洛耐、洛柴等特大型企业,均为共和国的工业长子,国家“一五”期间重点项目。洛轴当时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轴承厂,有铁路专用轨道,企业建有职工大学、技校、职高及小学、初中、高中,设立有职工医院,建设路上的职工食堂可容纳上千人就餐,厂里办有洛轴电视台、《洛阳轴承报》,厂办的《珍珠》文学刊物是当时全市企业内部文学期刊之翘楚。

我所在的洛轴是较早执行计件工资制的企业,记得1989年,我最低月薪222元,超过了父母。每年发年货,总厂发一份、分厂和车间再各发一份,我领的年货差不多是父母和三个兄长的总和。那时,亲友问起我在哪里上班,我都无比自豪地说我是涧西大厂的,是洛轴的工人。在那个年代,许多“待业青年”,都以考取大厂工人为荣。

那时候,当个大厂工人是骄傲的,许多家庭一家几口都在一个大厂工作,收入不错,生活稳定;大厂的家属院分布在中州西路南北、建设路南北和厂北路,有几十个街坊,蔚为壮观。职工多数住在苏式楼房里自成一统,单身职工可分到单身楼住宿,设有开水房,还有电视室可以收看闭路电视。想起那时《洛阳日报》开设有“鹊桥”征婚广告栏,文字介绍中多见“大厂工人”,足可印证当时大厂的辉煌。

如今,洛阳的大厂一个个矗立在新的世纪,大厂情结永远留在大厂工人的记忆里。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