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洛阳·城事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6年2月29日 星期
做完有关洛阳的讲座,他去了龙门石窟,看了辟雍碑,还兴奋地跑到老城走街串巷,寻古玩、找拓片……
打意大利来了个学者 讲起洛阳的事儿如数家珍
□记者 潘立阁 通讯员 胡寅
毕罗和张乃翥在龙门石窟留影 (张乃翥供图)

22日、26日,意大利汉学家毕罗以“一位西方学者对洛阳文化遗产的解读”为主题,在洛阳博物馆举办系列讲座。

这位西方学者为何对洛阳文化如此感兴趣?一位连许多洛阳人都不大了解的书法理论家,为何会成为他的研究对象?讲座之余,毕罗接受了《洛阳晚报》记者的专访,讲述自己学习、研究中国文化的历程,并对如何更深入地挖掘、研究河洛文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1 缘起:不走“寻常路”,爱上中国文化

高鼻梁、棕色头发,虽然长着一副西方面孔,但身上散发着东方人的儒雅……这是记者对毕罗的第一印象。作为意大利那波利东方大学的中文教师,毕罗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就连让许多中国人都“挠头”不已的文言文,毕罗读起来也是毫不费力。

“那波利东方大学在意大利是一座非常特别的学校,教授汉语、印尼语,甚至是突厥语,这让我很好奇,于是选择到这里上学。”毕罗说,尽管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意大利人,却因一个决定和中国文化结下了深情厚谊。

进入大学之后,毕罗对方方正正的中国字产生了浓厚兴趣。1998年,毕罗第一次来到中国,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学习。

“其实,学习任何语言的关键都是词汇量,我有事没事就去翻阅词典,慢慢就积累了下来。”在毕罗的眼中,北京胡同里的小商贩、潘家园的字画摊儿比校园更有意思,拜逛街所赐,他的中文水平快速提高,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喜爱也越来越深。回到意大利后,毕罗开始跟随母校著名汉学家福安敦系统学习中国历史及文化。

2 惊喜:老城“淘宝”,陶俑长得像朋友

毕罗和洛阳的缘分始于2005年,当时他到龙门石窟参观,结识了龙门石窟研究院研究员张乃翥,二人一见如故,成了忘年交。在张乃翥的带领下,他对龙门石窟和洛阳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产生了浓厚兴趣。

毕罗说,自己主要从事中国中古史研究,也就是北魏、隋、唐等朝,而这一时期的中国,洛阳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洛阳对他来说也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尽管这已经是自己的第4次洛阳之行,但毕罗在开讲座之余,还是把自己的“淘宝”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妇孺皆知的龙门石窟、洛阳博物馆,他去了;鲜为人知的辟雍碑、会圣宫碑,他也看了。最令他兴奋的,还是到老城走街串巷,寻古玩、找拓片。

众所周知,一千多年前,丝绸之路便沟通了洛阳和罗马,毕罗因此在洛阳找到了不少与罗马相关的历史遗迹和文物。“洛阳博物馆里,有一个唐三彩陶俑和我的一个朋友长得特别像!”毕罗笑着说,这个有趣的事儿正是当年东西方联系密切的有力证据。

3 探研:洛阳成就了一代大家孙过庭

谈起学术,原本幽默的毕罗严肃起来。此次来洛阳开讲座,他选择讲述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孙过庭的人生经历和艺术造诣。如果不是书法爱好者,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孙过庭这个名字,为什么一个外国学者会将他作为自己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

毕罗认为,孙过庭在中国书法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人物,这种“重要”不仅指他的艺术成就,还指他所著的《书谱》,该书不仅系统梳理了书法的源流,还总结了学习书法过程中不同阶段需要注意的要点等。

“虽说他是富阳人,但我觉得他更是洛阳人,因为他的后半生都在这里度过,洛阳对他的艺术成就产生了决定性影响。”毕罗说,孙过庭生活在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当时的洛阳是世界上很繁华的城市,只有在这里,孙过庭才能受到多元文化的刺激,欣赏到各式各样的字帖,从而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毕罗说,通过查阅资料他发现,虽然孙过庭在生前没有获得肯定,最终在客栈中默默离世,但在“身后”获得盛誉,宋代大书法家米芾就称赞他的字直逼“二王”(王羲之、王献之)。

4 见解:研究要透过文物本身,还原古人生活

“比如拿到一件文物时,我会更多地从人类学的角度去探索,研究它和当时主人的关系,尽量通过它还原古人生活的一个片段。”作为一名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西方学者,毕罗表示,他的研究角度与中国学者有所不同。

张乃翥说,毕罗在学术研究上非常认真,为了更深入了解孙过庭,他曾特意从意大利坐飞机跑到北京,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泡了好几天。

“中国的书法、绘画以及诗歌中很常见‘意境’,只有深入了解了才能理解。”毕罗说,不少西方人无法理解中国人所说的“意境”,但这才是中国文化的灵魂。

在毕罗看来,任何历史、文化的研究,都需要通过多种手法和角度来进行,这样才能透过文物本身,看到当时时代的脉络。

当被问到自己还对洛阳文化的哪些方面感兴趣时,毕罗表示,他在龙门石窟中看到了许多表现演奏场景的石刻,他认为“音乐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

“这也许比书法还要抽象,但我觉得更能表现出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毕罗若有所思地说。

相关链接

孙过庭,字虔礼,吴郡富阳(今浙江富阳)人,一说陈留(今河南开封)人,是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曾任右卫胄参军、率府录事参军。

他通晓楷书、行书,尤其擅长草书,取法王羲之、王献之,笔势坚劲,著书法理论著作《书谱》,涉及书法发展、学书师承、书写技巧等诸多方面,在书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孙过庭长期在洛阳生活,书法创作、理论研究也集中在洛阳完成,但生前作品未获得广泛认可,最终死于客栈中。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