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精医术,修医德”,郭维淮一生都在践行。他谦虚低调、心系患者、时常忘我,秉承着“医者父母心”,给患者和身边人带来无数令人感动的细节,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辈。
1 乡亲看病时带“礼物”,郭氏母子常管食宿
一个碗、一把刀、一张板床、一把木椅,带着这些东西和一颗善心,在郭维淮的父亲郭灿若去世后,平乐郭氏正骨第五代传人、郭维淮的母亲高云峰就开始在平乐村郭家大院门口行医坐诊、治病救人。
附近的乡亲都知道,高云峰看病从来不问患者是否带够了钱,也不收诊断费,遇到家境贫困的,甚至连药钱也不要。不少乡亲去看病时,会带些油条、花生之类的“礼物”。这些东西,传递的是乡亲的谢意,也是高云峰、郭维淮母子俩维持生计的基础。
洛阳市广播电视协会会长姬铁聚的老家距离平乐村不到10公里。他回忆,当年,人们去找高云峰、郭维淮母子看病,就像是去串亲戚。患者带去油条、点心、蔬菜等,而郭家给患者准备有免费的饭。有时大老远去的患者,还会被安排住在郭家。
当年,姬铁聚的哥哥因为腿疾,由家人抬着去找高云峰、郭维淮母子看病。虽然大家不好意思空着手去,但因为家里实在贫穷,就只带了点儿白菜。结果,看完病后,他们还被郭氏母子留下,免费吃了一顿午饭。
2 他为了病人常在X射线下工作,留下灼伤疤痕
郭维淮和母亲一起存仁心、行医道,他深受母亲影响,对每一名患者都十分尊重。
平乐郭氏正骨的绝技是治疗手法。与手术治疗相比,患者接受正骨术治疗痛苦小、花费少。在担任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院长时,郭维淮推崇传统正骨术疗法,以尽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在20世纪80年代,郭院长用传统正骨术为一名患者治疗,患者的花费相当于现在的百十元。”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主任中医师杨生民说。
平乐郭氏正骨手法复位靠的是医生手上的感觉,在引进X光机后,为了更好地让患者的骨头复位,郭维淮和医生们就时常在X射线下工作。
“为了保护医生双手不被X射线灼伤,按照要求,医生都要带铅手套。”洛阳正骨研究所主任医师闻善乐说,“这种手套又厚又硬,会影响医生的手感,影响治疗的准确度。郭院长一着急,经常徒手上阵。”
因为长期在X射线下工作,郭维淮的双手因灼伤而留下疤痕,痒起来如钻心一般。
3 对每一名患者,他都十分认真负责
郭维淮对医学十分严谨,对每一名患者也十分负责。
“因为郭院长的医术精湛,经常有重要人物邀请他去看病。有一年冬天,我跟他一起去外地出差。因为当时天气太冷,我就隔着患者的秋衣进行诊断。郭院长看到后,为了更准确地了解病情,又亲自进行了诊断。”郭维淮的弟子、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主任医师鲍铁周说。
对于所患疾病有一定研究价值的患者,在痊愈一段时间后,郭维淮还会和其他医生一起对相关患者进行回访,询问他们的恢复情况。
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年代,如果不能联系上患者,郭维淮会亲自规划好路线,登门回访。“找他看病的人来自全国各地,无法联系上的患者往往住在非常偏僻的地方。虽然在回访患者时,翻山越岭是常事,但他依然坚持把回访工作做好。”闻善乐说,郭维淮觉得治好疑难杂症是最幸福的事情,如果工作时遇到困难,他会很内疚,就回家反复看书,认真研究病情。
4 只要有患者来看病,他就一定接诊
郭维淮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工作的数十年里,很少按时下班,因为慕名而来的患者络绎不绝。尽管如此,他还是坚持工作,直到接待完最后一名患者。
郭维淮从母亲那里受到的教育是:患者就是一切。在节假日里,他几乎没有时间与家人待在一起。不论是大年初一,还是半夜,只要有患者找来,他就把自己的事情放到一边,急患者之所急。在退休后,他仍坚持在名老中医工作室坐诊。
“医院害怕郭院长太累,给找他看病的人实行‘限号’,可实际上,他接诊的患者远远多于限定人数。”鲍铁周说,为了给等他的患者看病,当时年近七旬的郭维淮经常顾不上吃午饭,下班后很晚才能回家休息。
“病人之所以一直等我看病,要么因为病痛难忍,要么因为难以承担再次前来的路费,只要他们在等,我一定要把最后一个病人的病看完。”郭维淮曾这样对鲍铁周说。
5 他医德高尚,让人敬仰
作为单位老领导,面对几次涨工资和分房,他总是恪守“先职工后领导,先别人后自己”的原则。他为人谦虚、低调,别人送礼他不要,别人请客他也会借故推辞掉,这样朴实的作风也影响了他的家风。
“郭院长的家风特别好。”鲍铁周说,在他刚进入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工作时,被分到了郭维淮女儿所在的科室。过了大半年,他才知道身边这名同事是院长的女儿。
在对待患者和医务工作方面,郭维淮对女儿和徒弟们的要求很高。他曾跟家人约法三章:对待生人、熟人、领导和群众要一个样,要热情接待,认真看病;不准收礼品,不准以郭家来炫耀自己,不准在院外行医捞好处。
“郭院长的医德令人敬仰,也是我们的精神丰碑和追求的目标。”鲍铁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