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5版:咱爸咱妈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6年9月7日 星期
本期关注
40年前,一群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到农村插队;
40年后,他们故地重游,重走当年“知青路”

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
□记者 杨柳 文/图

知青相见,兴奋拥抱

冯书贤(右)拉着武建伟的手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举着红旗,知青们“回家”了

扫描二维码,观看知青演唱当年歌曲

集体合影


40年前,他们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如今都已两鬓斑白、年近花甲;40年前,他们响应号召,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挥洒汗水,如今,为了魂牵梦绕的思念,他们回到这片热土——这个他们曾经认为最艰苦的地方。

上周,我市30余名知青回到了他们的第二故乡——李楼乡太平村。一别40年,如今再走“知青路”,再和乡亲们聊聊天,再尝尝农家饭,再看看自己当年住的老房子……一天时间,他们追忆往昔、畅叙变化、细诉流年,一起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为什么他们的眼睛里饱含泪水?只因他们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1 重回老地方

“变化太大了!”

57岁的武建伟是这次活动的发起人。40年前,也就是1976年,他和几十名知青,胸戴大红花,坐着大卡车,举着红旗,唱着歌,一起到李楼乡太平村插队,在那里种菜种粮、挥洒汗水。40年过去了,他陆续联系上多名当年的知青伙伴,组建了微信群,大家每天在群里的聊天主题就是想念——想念彼此,想念过去。武建伟提议:“那咱们就重走当年‘知青路’,再回太平村看一看!”

于是,40年后,当年的知青们回来了,他们依旧举着红旗唱着歌,回到了让他们魂牵梦绕的太平村。在村口集合时,知青们彼此不敢相认。“啊!陈冬梅,你真是陈冬梅?”马爱花不敢相信,站在自己面前的这名打扮入时、气质优雅的女士,就是当年那个瘦小文弱的好友,确定后,马爱花给了陈冬梅一个大大的拥抱,两个人的眼眶瞬间湿润了。

相认、拥抱、合影……在太平村村口,知青们激动极了,他们整理好队伍,走进太平村。“这边是2队住的地方,那边是3队住的地方,这是土根家,那是凤英家,以前没有这个广场,这一片都是低矮的破房子,变化真是太大了……”走在太平村干净的水泥路上,知青们对往事的回忆依旧清晰。

2 重见老房东

“大妈,您还认得我吗?”

在进村的路上,大家不断猜测:“村里的乡亲们还记得我们吗?” 村里的文化广场上早已站满闻讯赶来的村民,广场的围墙上挂着大红条幅,欢迎知青们“回家”。

“冯会计,你好啊,还认得我不?”武建伟一眼便认出曾经的大队会计冯书贤,几乎同时,71岁的冯书贤也喊出了武建伟的名字,两个人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还没说几句话,冯书贤的眼里就涌出了泪水:“想你们啊,老想你们……”这感人的一幕,引得很多知青都流下了眼泪。

“大妈,还记得我吗?”马爱花在人群里瞅到了自己当年的房东。看着眼前这张笑脸,81岁的刘英娃仔细打量着,努力辨认着:“你是爱花吧,哎呀,这闺女也回来了,你长胖了……”见房东大妈还能叫出自己的名字,马爱花激动地和大妈抱在一起。

在广场上,知青们和乡亲们手拉着手,暖心的话儿说不完,他们交流起来依然那么亲切,那么自然,仿佛没有40年的别离,仿佛昨天才刚刚分开。“40年前我们来时,乡亲们就在这里迎接我们,今天我们回来了,他们还在这儿等我们回家,好像时光倒流,又回到从前。”武建伟感慨地说。

3 重温青春旧事 “我们一定还回来!”

走在村里的小路上,看着当年劳动过的菜地、辛苦挖成的鱼塘,知青们告诉我:“那段日子虽然苦,却是我们这一生最宝贵的经历和财富。四年多的知青生活,锻炼了我们坚强的意志,培养了我们战胜困难的决心,有了知青这碗酒垫底,在后来的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能咬咬牙扛过去。”

不知不觉到了午饭时间,热情的乡亲们端上了黄面汤、菜馍。知青们一边吃,一边连连称赞:“好多年没有吃过这个味道了,还是农家饭吃着香!”吃完饭,有人拿出了口琴,吹起了当年的旋律,大家跟着熟悉的旋律唱歌、跳舞,仿佛又回到了40年前。时光带走了青春,也改变了容颜,但青春的记忆永远闪光。

相聚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临别时,武建伟拉着乡亲们的手,动情地说:“当年,你们拿出最好的食物给我们吃,提供最好的房屋给我们住,如今,我们回来了,你们哺育过的儿女回来了,虽然我们年纪大了,但也能发挥余热,也能有所贡献。”

武建伟告诉我,他和知青伙伴们决定,要发扬当年的知青精神,以行动支持第二故乡发展建设,在太平村创办知青文化节,还想建一个知青大院,他们要把自己和太平村永远联系在一起。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