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继续前进 率先发展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6年9月29日 星期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未来五年我市将把文化发展摆在重要位置
传承文化谋发展 再现古都风华
□记者 潘立阁

最近建成的中国三彩艺术馆 记者 张斌 摄


报告摘登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自美其美的底气、美人之美的胸怀、与人共美的合作,加快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作为国际知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洛阳有着令人艳羡的文化资源。如何才能将它们传承好、利用好,转化为崇德向善的精神、人民群众的福利、社会发展的动力?《报告》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1 让精神文明之花,绽放河洛大地

“以前别人都管我叫‘郭傻子’,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傻子’越来越多,社会风气越来越好,这让我更快乐。”今年6月,被称为“雷锋传人”的全国道德模范郭明义,走进我市道德讲堂总堂,向全市干部群众代表讲述了自己数十年如一日助人为乐的故事。不少人被他的事迹所感动,流下两行热泪。

这只是我市举办的诸多道德讲堂中的一场。市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市委市直工委书记来学斋介绍,近3年来,我市举办道德讲堂总堂活动30多场,各单位举办道德讲堂近千场。“道德是精神的坐标,我们会始终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高地,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深入学习杨奎烈、马海明等先进模范事迹,在全社会形成向上向善的良好风尚。”来学斋说。

《报告》提出,深入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持续文明创建,拓展志愿服务,办好道德讲堂,培育工匠精神,打造诚信洛阳,让精神文明之花在河洛大地处处绽放。这是市委对在崇德向善中建设精神文明的要求,也是群众的共同愿望。推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同步提升,必然会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春风化雨、滋润心田。

2 打造传统与现代交汇、古韵与新风交融的历史文化名城

“锦绣洛阳四月天,牡丹花开车马喧……”本月25日,河南省首届“洛阳·老城杯”河洛大鼓争霸赛决赛在天堂·明堂景区举行,近千名群众在现场免费观看了比赛。

“好多年没有见到这样的盛况了,看来大家对大鼓书还是很有兴趣的。”河洛大鼓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张怀生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非遗不但不会渐渐消失,反而会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当然,要想做到这一点,表演也要不断改良,要加快故事节奏,增添笑料,加入新的时代元素。

市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市文物局局长余杰介绍,洛阳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十三朝古都,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和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全市现有世界文化遗产3项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2处,其他不可移动文物近9000处……

留住老洛阳的“底片”,建好新洛阳的“客厅”,把洛阳打造成传统与现代交汇、古韵与新风交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所有河洛儿女的期盼。

《报告》提出,未来五年,我市会积极实施隋唐洛阳城、汉函谷关、汉魏洛阳故城等一批遗址公园项目,建成二里头夏朝遗址博物馆等一批文物保护展示工程。

3 文化建设为了人民 文化发展惠及人民

每当夜幕降临,我市大大小小的广场都会热闹起来,许多市民聚集在一起跳起广场舞。当您停下脚步仔细观察会发现,其中不少队伍跳的舞可不简单,那舞蹈姿势和队形变换都透着专业范儿。

“现在条件好了,玩儿也要玩儿出水平。能达到现在的程度,可离不开文化馆老师们的指导。”家住西工区的市民赵秋芬笑着说。

随着我市成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市民能够享受到的文化福利也越来越多。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只有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才能真正实现文化建设为了人民,文化发展惠及人民,为全市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文化大餐。 “这就要求我们深入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加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投入,推动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高效利用。”市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市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姬丽娜说。

《报告》提出,未来五年,我市还将加快文化改革发展,促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事业繁荣进步,着力推出文化精品力作,建设“书香洛阳”。

4 壮大文化旅游产业讲好洛阳故事

当您来到龙门石窟景区,您的手机瞬间就能变成贴心的客服、专业的导游和有趣的玩伴儿;想买票,通过龙门石窟官方微信服务号就行,省去了排队的麻烦;想游览,扫码就能获得专业的讲解,通过手机还能看到未开放洞窟的360度图像;想玩耍,拼图游戏、龙门石窟百科知识竞赛等您来挑战。

“龙门石窟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互联网+示范单位,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互联网+智慧景区。”市十一次党代会代表、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于迎说。

积极发展“互联网+文化+旅游”,着力推动龙门石窟等重点文化旅游园区转型升级,持续提升历史文化游、山水游、生态游、全域游等文化旅游品牌,这将成为未来五年我市文化旅游业的前进方向。

洛阳的文化不仅要看得见,还要带得走。《报告》提出,要深入挖掘洛阳特色文化资源,把历史活化为故事、把资源转化为优势,推动文化、文物与旅游、科技、体育、创意等深度融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馆长郭爱和长期从事文化创意产业,在他看来,洛阳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如果能够发散思维,用创新手法去再现传统,一定可以充分展现河洛人文之美,为洛阳培育出更多的文化旅游新业态,将洛阳的文化资源真正转化为文化资产。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