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魏巍 张庆旭/文 张怡熙/图
核心提示
在戈壁滩上发现的罹难者的遗物中,除了长棉袜、手电筒、防风镜等,还有一张1960年9月13日的《洛阳日报》,这张报纸也成了青海茫崖警方推测逝者死亡时间等相关信息的重要依据之一。
这期《洛阳日报》有没有刊登和逝者相关的信息呢?昨日,《洛阳晚报》记者在市档案局找到了当年的那期《洛阳日报》,试图寻找逝者和洛阳之间的联系。
1 寻找逝者生前携带的那期《洛阳日报》
记者注意到,逝者的遗物中有1960年9月13日的《洛阳日报》,这张报纸沉寂荒滩,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纸张已有残缺,但报纸上的字依旧清晰可见。逝者为何会把这张报纸带在身边?是报纸上有和他相关的内容?还是有些报道对他比较重要?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来到市档案局档案馆查阅中心,试图寻找答案。
该馆工作人员郭田田得知记者的来意后惊讶地说:“历经50多年的风雨,报纸竟没化为泥土,真是太神奇了!”
在资料库昏暗的灯光下,郭田田按归档的时间顺序,很快就在放置1960年报纸的书架上找到了当年9月的《洛阳日报》合订本。她小心翼翼地将这沓报纸抽出来放在桌子上。“看!这就是1960年9月13日出版的《洛阳日报》。”郭田田指着一张报纸说。
2 这期报纸有4个版 零售价为2分钱
由于这份《洛阳日报》年代久远,纸张已经泛黄,记者小心地翻阅。
这期《洛阳日报》有4个版,头版共有3篇报道,均为关于时任几内亚总统的塞古·杜尔访华的报道。
二版是本地新闻,主要报道我市的农业生产情况。头题关注的是白马寺公社马沟生产大队的麦播工作;左侧边栏是几则短讯;右侧边栏是涧西人民公社马赵营生产大队为种麦备足底肥的消息;版面下方是一组摄影报道,共刊发了5张照片。该版反映出当时社会各界对农业的高度重视。
三版内容多样,既有《洛一中掀起支援农业热潮》的新闻报道,又有《结合学校特点开展多种支援农业活动》的评论,还有《一个丰富多彩的支援农业劳动日》的小品。
四版是国内国际新闻,头题报道了徐州淮海钢铁厂的增产节约计划,该版还报道了周恩来总理接见日本官员和中巴建交等新闻。
报纸的中缝位置也被充分利用起来,不仅刊登有合厂启事、遗失声明等,还关注市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刊登了电影和戏曲节目预告等信息。报底刊登了“订价每月6角 零售每份2分”等信息。
翻遍4个版面的新闻,记者均未找到有关国内、本地地质勘查方面的报道。
3 1960年的《洛阳日报》报头为郭沫若题写
这份在荒漠伴随逝者50多年的《洛阳日报》,蕴含着洛阳日报社厚重曲折的发展史。昨日,87岁的洛阳日报社原总编辑李宗挺回顾了《洛阳日报》的发展历程。
“1948年4月5日洛阳解放,中共洛阳市工作委员会做出创办《新洛阳报》的决定,当月9日,首期《新洛阳报》出版,这正是《洛阳日报》的前身。”李宗挺说,1949年8月《新洛阳报》第一次停刊后,《洛阳日报》又经历了多次复刊和停刊,停刊时间最长的是在“文革”期间。
1981年1月1日,《洛阳日报》恢复出版。伴随着改革开放大潮,《洛阳日报》进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1960年的《洛阳日报》,报头为郭沫若题写。”李宗挺说,1965年1月1日,《洛阳日报》启用毛泽东题写的报头,并沿用至今。
记者了解到,1960年的《洛阳日报》规格为四开四版,题文横排,铅字印刷,报纸订价为每月6角,零售每份2分,这一价格持续多年未涨。
4 报纸在荒漠多年未腐烂或与多种因素有关
很多人好奇,《洛阳日报》每份2分钱的零售价在1960年是什么概念?
今年83岁的市民胡光温说,当时,2分钱能乘坐公交车从老城区到涧西区七里河,花个三四分钱,就能喝上一碗热乎乎的牛肉汤。“当时,普通职工月工资也就二三十元,过日子都是算着花的。”胡光温说。
那么,伴随逝者的那张《洛阳日报》,为何在荒漠中历经50多年风雨没有腐烂?
河洛中学物理教师陈秀丽认为,可能和当地气候环境有关。记者查阅资料发现,逝者身处的花土沟镇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风多雨少,蒸发量大,年降水量不到50毫米。
“干燥少雨是这张《洛阳日报》没有腐烂的重要原因之一。”陈秀丽说,同时,报纸得到了帆布包的有效保护,有利于长期保存。
此外,逝者遗留的《洛阳日报》没有腐烂也与纸张质量有关系。李宗挺说,1960年,洛阳日报社已经开始采用铅印轮转机印刷报纸,使用的是以机械木浆为原料的纸张,该纸具有纸质松轻、弹性较好、耐放耐翻等特点。
(感谢市档案局对本报工作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