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0版:河洛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6年12月5日 星期
娜说河洛
“中国乐器文化”之

莫让琴瑟成追忆
□记者 张丽娜 文/图

汉代鼓瑟俑

魏晋时期的伯牙抚琴图画像砖

汉代陶瑟


弹琴者常见,鼓瑟者不多。

琴瑟原是一对儿。中国人常用“琴瑟和鸣”“琴瑟之好”形容夫妻恩爱,足见这两样乐器的亲密程度。

琴是古琴。有些人不识古琴,把它跟古筝混为一谈。

瑟就更高冷了。十个人见到汉代鼓瑟俑,九个人会误以为它是弹琴俑。

趁着洛阳博物馆举办古代乐器文物展览,我觉得让大家认识这两样传统乐器很有必要。

1 琴瑟和鸣,是贵宾才有这待遇

唐代韦应物在《金谷园歌》里说:“洛阳陌上人回首,丝竹飘飖(yáo)入青天。”“入青天”的“丝竹”,可不是说洛阳放风筝的人多。古时乐器多用“丝竹”造,“丝竹”便指代音乐。

史载,远古时期,伏羲“斫桐为琴,绳丝为弦,绠(gěng)桑为瑟”,把绳丝固定在空腔木头上,制作出琴、瑟,可拨弦而歌。

琴、瑟弦数不同:琴初为五弦,后为七弦;瑟初为五十弦,后为二十五弦、十六弦。

瑟比琴体积大,琴比瑟露脸机会多:琴如君子,常在台前;瑟如淑女,隐在幕后——古代男尊女卑,女子不能抛头露面。

贵客登门,弹琴的当众抚琴,鼓瑟的则躲在屏风后面,奏“背景音乐”。

琴瑟相合,刚柔相济,方能畅通阴阳之气、净化心灵,此乃贵宾专享待遇。

琴、瑟乃高雅乐器,弹琴鼓瑟讲究对象,对牛弹琴是行不通的。只有主人看重的人,才得以聆听琴瑟之音,听时还得正襟危坐,否则会被说没修养。

2 蔡邕救琴,梧桐木得遇懂行人

琴、棋、书、画,琴为尊。琴音清雅淡泊、超凡脱俗,最得名士心。

当今国内古琴流派很多,“广陵派”门下弟子推崇“魏晋风流”,把嵇康当偶像。

嵇康是魏晋时期的洛阳名士,也是“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他很帅,也很酷,才气过人,傲骨奇绝,不肯当官,大热天穿着棉袄窝在洛阳城的角落里打铁。后来他被陷害,当权者把他押到洛阳城东砍头。临刑前,嵇康说:“拿我琴来!”遂当众抚琴一曲,惊天地,泣鬼神,慷慨赴死,曰:“《广陵散》从此绝矣!”

洛阳琴师曹珑是嵇康的粉丝,狂傲不羁,与嵇康很像。他说, 古琴分仲尼式、伏羲式、蕉叶式等,“凤凰木(梧桐木)”拿来做琴最好。

东汉名士蔡邕通晓音律,乃弹琴、制琴的行家。当年,老蔡得罪了汉灵帝,被迫离开京城洛阳,到南方避风头。一日,他听到隔壁有人烧柴做饭,心中一惊:“烧柴声不对劲儿呀,莫不是上等的梧桐木?”

老蔡火速冲到烧柴现场,从炉膛儿里抢救出了一段好木头,用它做了一张琴——琴尾有焦痕,故名“焦尾琴”,琴音果然绝妙无双。

3 琴挑芳心,俏小姐原是我知音

好木头遇见蔡邕,便如千里马遇到伯乐。自古知音难求,焚琴煮鹤是悲剧,对牛弹琴是闹剧,伯牙、子期般的相遇才是史诗级正剧,人生得遇,死而无憾。

子期是伯牙的知音。伯牙弹琴志在高山,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弹琴志在流水,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子期死了,伯牙摔琴,永世不再弹。

汉代才女卓文君是司马相如的知音。

司马相如很穷,但他有一张“绿绮琴”,弹起来勾魂摄魄,令人倾倒。

土豪卓王孙请县令吃饭,司马相如受邀弹琴。卓家小姐卓文君隔着屏风窥探,司马相如趁机弹了一曲《凤求凰》,暗挑芳心。

卓文君听出了琴声里的暧昧,当晚就跟司马相如私奔了。夫妻俩当垆卖酒,被传为佳话。

他俩运气好,土豪不忍见闺女受穷,赞助了小两口一大笔钱,皆大欢喜。

唐代诗人李商隐就惨了:跟公主的侍女谈恋爱,失恋;跟洛阳富家女谈恋爱,失恋;好不容易娶了媳妇,媳妇还去世了……

老李苦闷至极,憋出了一首千古好诗《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琴声犹存,瑟声却远,我也惘然。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