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家乡点赞,各人的方式不同。孟津县朝阳镇的韦凤斌,花费一年多时间,画了一幅洛阳全景图——《天中大观图》。他说:“只想借自己的爱好,尽自己的一份力,为洛阳做点贡献。”
一幅画,画出洛阳150多个景点
11月29日下午,记者走进韦凤斌的家,在他的书房里看见一幅水墨画,有20多米长。画上有山、有水、有房,颇有《清明上河图》的神韵。
韦凤斌在一边讲解:“因为洛阳位于天地之中,景色多奇,所以这幅画叫《天中大观图》,图中景色北起黄河小浪底,南到龙门石窟,东至偃师二里头,西至周山森林公园,包括洛阳的150多个景点……”
在韦凤斌的笔下,邙山连绵起伏,国家牡丹园里牡丹花开得热闹……洛阳既像一名女子,端庄秀丽;又像一个汉子,骨骼惊奇。星罗棋布的古迹又赋予它厚重的韵味。顺着画卷看下去,洛阳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标志性建筑,几乎都能在画中找到。
从《小浪底原貌图》
到《天中大观图》
韦凤斌今年74岁,退休前是一名美术教师。从1969年到1975年,他参与了小浪底工程的部分工作,绘制过《小浪底原貌图》,他的“小浪底”情结很深。2015年9月,得知“引黄入洛”工程主隧洞全线贯通,他激动得睡不着觉:“身为洛阳人,我很自豪,我要用绘画发出我的声音……”
韦凤斌翻出当年的《小浪底原貌图》,对比原图,从小浪底黄河入口画起。
全景图与地图不同,既要有绘画艺术的美感,又要兼具地图的准确性。天子驾六、定鼎门遗址、龙门石窟、周山森林公园……洛阳可圈可点的古迹和风景太多,如何布局才能表现出它们的方位和层次感?
韦凤斌用透视画法,以龙门大道和中州路为纵横轴,由北向南开始描绘一幅富有立体感的画卷。他先用粗线条勾勒,再精雕细琢,力求把景画得让人一眼就能认出来。
画小浪底草图,接连跑了六七趟
画一幅风景画只需要画画的功底,画洛阳城全景,单靠画画的功底远远不够。在这幅《天中大观图》的背后,还挂着一张同比例的草图,草图背后有多少张分解开来的小草图,韦凤斌已经记不清了。
从去年9月开始,韦凤斌的生活基本上处于两种状态:要么跟“独行侠”似的,掂着两条腿往外跑;要么“闭关修炼”,钻进屋里作画。
仅画黄河小浪底,韦凤斌就先后往小浪底跑了六七趟。第一次,一大早,他掂一瓶水,坐上公交车就出发了。小浪底黄河入口具体在哪里?小浪底的分水枢纽又在哪里?韦凤斌坐上车赶到小浪底,问当地人,有人给他指路,他租辆三轮车赶过去,结果骑三轮车的迷了方向,到天黑也没找到地方,他只好打道回府。第二天,他刚找到地方,爬过几道沟,登上高处准备画草图,天又黑了。第三天、第四天……他接连跑了六七趟,才把小浪底的草图绘制出来。
涧西区的街道方向不是太正,韦凤斌总是搞不清楚,为了让图更准确,他在西苑路附近来来回回地走,反反复复地看,直到把方位准确地绘到草图上。路人都觉得这老先生奇怪,拿着笔和纸,跑这儿画几笔,挪那儿画几下。
这样出炉的一张张小草图,经韦凤斌拼凑、融合、架构,终于成就了这幅《天中大观图》。
在《天中大观图》围着的三面墙中间放着韦凤斌的床,以前他每天躺在床上,盯着这幅图构思,现在洛阳全景尽收眼底,他心里那个美呀,说都说不出来。
目前,韦凤斌还在完善《天中大观图》,他根据《小浪底原貌图》,把小浪底北部一带的汉魏故城、黄河湿地等景物描绘了约有10米的长卷,这幅长卷与《天中大观图》连接后,将形成一个封闭的圈,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天中大观图》。
“我还要为《天中大观图》配上文字,让它更直观,更生动。”韦凤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