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武术竞技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6年12月8日 星期

仝沟村里仝家拳 侠义精神美名传
流传四百余年的仝家拳一度面临失传的危险,如今已成汝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扫二维码,看仝家拳演示

仝含粉演示仝家拳大刀


□记者 杨凤轩 文/图

在我市汝阳县蔡店乡,有一个武术名村——仝沟,这个村子里至今还有很多人在练习一种初传于明嘉靖年间的古老拳术,因历代传人多为仝沟人,故名仝家拳。

壹 嘉靖年间匪患重,隐士传拳助乡邻

明嘉靖年间,一位被称为“老道士”的州东隐士(真名无考)在如今汝阳县蔡店乡仝沟村村北的凤山之上的岱岳观(俗称泰山庙)隐居。

一个偶然的机会,仝沟村村民仝润、仝泽等四人得知州东隐士武艺高强,在机缘巧合之下拜州东隐士为师学习武艺。

据史料记载,嘉靖年间,蝗灾肆虐,农事受损,汝阳县(古称“伊阳县”)盗匪猖獗,武艺过人的仝润在十里八乡很有威望,他见盗匪横行祸害乡邻,便与兄长仝泽、朋友马继先等人商议对策。嘉靖戊子年(1528年)八月,盗匪袭击邻近的肖庄寨,当时仝润在县城,得知兄长仝泽已率众与盗匪对抗,便从县城骑马奔回阻敌,并代兄为先锋杀敌无数,盗匪故意丢下银钱佯装逃跑,仝润立刻追出斩杀数敌,终因力竭被盗匪所害。

州东隐士得知得意弟子因剿匪被害,又见盗匪之患严重影响村民生活,就把自己一生所学进行汇总,编练了一整套拳术,把该拳术悉心传给仝沟村民,以助其抵御匪寇。

为了保护家园,90%的村民都自发学拳,白天种地,夜晚练功。由于村民勤学苦练,再加上名师指点,仝沟很快便成为远近有名的拳术之乡。

贰 老幼妇孺皆练拳,学武有道、出手有度

数百年间,仝家拳在仝沟村村民中普遍传习,其历代传人都讲究学武有道、出手有度的侠义精神,该村的侠义之士在邻近县乡中素有名望者不下百人。

仝家拳第八代传人仝文学,武艺高强,享有盛名。相传,仝文学在一次武术大会上耍流星锤,围观者众多,一群武术高手不服仝文学“抢风头”,便将他围住想制服他。随着圈子收紧,仝文学被逼无奈,又不愿伤人性命,便突然把流星锤抛向空中,众人惊愕仰头,仝文学待流星锤下落至人脖颈高度,伸手握住流星锤向周围划了一个圆圈,然后收手站立。旁边一位武艺高强的少林高僧将这一幕看得一清二楚,大声呵斥围着仝文学的高手赶紧后退。在高僧的指点下,众高手才发觉自己的脖扣已无,于是明白仝文学武艺高强却不愿伤人,手下留情了。

仝家拳在仝沟村传习广泛,老弱妇孺皆有练习。第九代传人仝六娃的妹妹仝跃勤出嫁后随婆家在蔡店街做买卖,有几个混混经常去寻是非,仝跃勤忍无可忍,决定给他们一个教训。一天,混混们又来找事儿,仝跃琴使出巧劲,将一个混混打出丈许却未让其受伤,混混们知道厉害赶紧溜走了。此事传出后,再也没人敢惹仝沟村的妇女了。

叁 仝家拳险些失传,如今已成汝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仝家拳的基本功主要有跑五锤(俗称磕五锤)、四棍,拳类有炮锤、青龙出海、六合拳之六十件、红星拳,器械类有钩镰枪(俗称大镰、大刀)等,器械齐全,实战性很强。

20世纪70年代,仝沟村仍有不少青年随老一辈武术家练拳,第十代传人仝含粉、仝拳术、仝建锤、仝铁欣等人功底深厚,年轻时寻常三五人不能近其身。至今,仝沟村五十岁以上男子均有一定的武术功底。

改革开放后,村民外出打工,忙于谋生,加之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仝沟村习武练拳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流传四百余年的仝家拳一度面临失传的危险。

近年来,国家对传统文化日渐重视,为弘扬中华武术,确保地方拳种不失传,在仝沟村村两委的大力支持下,仝沟村武术传人积极挖掘、传承武术文化,完善、整理武术套路。在全村的努力下,仝家拳引起了汝阳县相关单位的重视,并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不让仝家拳武术成为传说”的理念指导仝家拳复兴与传承。

2016年8月,汝阳县蔡店乡仝沟村仝家拳正式被列入第四批汝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仝家拳第十代传人仝含粉说:“我们不能眼看着流传了数百年的传统武术拳种失传,以前练武是为了保家卫国,现在练武是为了强身健体,保存中华武术传统文化。”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