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6版:三彩风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6年12月19日 星期
[夕花朝拾]
听书记忆
□王剑

我读书,起初是从耳朵开始的。

我们村小学有一位民办教师,姓杨,很会讲故事,我们都愿意亲近他。

杨老师家里负担重,星期天要到田里干农活。因为太喜欢他了,我们这些七八岁的孩子常跑去帮忙。说是帮忙,无非是把老师拔下来的草挪到地头,或者把他捉的虫子集中到一个大瓶子里。

见我们来,杨老师总是极力阻止。拗不过我们,他就坐在庄稼旁边,给我们讲《岳飞传》,算是酬谢。

杨老师讲故事非常风趣,话语是我们那儿的土语,动作是孩子们常见的动作。我们听他讲岳云和牛通打斗的情节,就如同小伙伴平时打闹一样亲切。

就这样,在这原生态的课堂上,杨老师用贴近大地的方式,完成了对我们的文学启蒙。

五年级,我们转到岭上小学,遇到了崔老师。崔老师最拿手的是读小说,他总会在课堂上留出十分钟,给我们读上几段。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别的老师不可能这么做。

慢慢地,这十分钟成了我们最幸福的时光。我们总是迫不及待地把该背诵的课文背会,把该写的生字写好,把造句和解词都抄得规规矩矩的,然后,安静下来,像退潮的海水,等待盛宴开始。

崔老师读的小说,一本是《双枪老太婆》,另一本是《黄英姑》。他读书很讲究节奏,哪些地方快,哪些地方慢,拿捏得很准。有时,还配上象声词,辅以肢体语言,既生动,又传神。

我们如饥似渴地听着,四五十个学生都瞪着好奇的眼睛。平时最捣蛋的李小毛,此时竟也听得入了迷,真是不可思议。

我们时而屏住呼吸,一动不动;时而长舒一口气,激动得鼓起掌来。读到关键处,下课铃突然不知好歹地响起来。

平日上课,我们总盼着下课铃响,但当崔老师上课时,没人盼这个。甚至很多时候,即便打了下课铃,我们也不让崔老师下课:“再读一会儿!”于是,崔老师装出无奈的样子,再读两小段。然后,我们一齐鼓掌,欢送崔老师离开。那时,我们真是太迷恋小说了。

后来,我们又凑到邻居家的收音机前,听评书。袁阔成的《水泊梁山》、单田芳的《三侠五义》、田连元的《隋唐演义》、刘兰芳的《杨家将》、王刚的《夜幕下的哈尔滨》。

那真是一段美好的岁月!我们忍受着身体上的饥饿和匮乏,却从耳朵的大量“阅读”中,获得了生活的极大快乐。

说也奇怪,那些带着魔力的文学故事,源源不断地飞进我们的耳朵后,并没有当即溜走,而是在我们的血液里驻扎下来。它们相互碰撞、化零为整,带给我们一种微妙的感觉,一份重要的精神营养,滋补着我们贫弱的童年。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