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这样被你征服
一千多年前,突厥启民可汗应隋炀帝邀请,到东都洛阳访问参观,好吃好住许多天,还观赏了一场“国际杂技大会演”——百戏表演。
启民可汗心潮澎湃,夜不能寐:北方大草原的娱乐生活毕竟不如大城市洛阳丰富啊!可汗的日子到底不如隋炀帝的舒坦啊!唉,何时才能再看如此精彩的演出呢?
隋炀帝说,你等着。
没过多久,皇帝就坐着“观风行殿”——底下带轮子的移动宫殿,带着皇家杂技团,到启民可汗的老家慰问演出去了。
大隋第一建筑设计师宇文恺造了一顶大帐篷,能容纳数千名观众。皇家杂技团在帐篷内斗狮、驯象、喷火、背山……突厥人看得目瞪口呆。
启民可汗更是对大隋佩服得五体投地,当即表示臣服。
隋炀帝的目的达到了。他这次北巡,慰问演出是虚,征服突厥是实,所以带了许多和尚、尼姑及百戏演员:打仗太麻烦,不如输出宗教、文化,秀一把软实力,用大国魅力征服突厥人。
杂技演员派上了用场,“作秀”效果很理想。
>>> 好想过过眼瘾
隋唐以前,顶级杂技演员大都是为皇室充门面,供其享乐消遣的。
隋炀帝并非唯一的皇帝杂技发烧友。
汉代也有好多皇帝是杂技迷。东汉时期,洛阳城西的平乐观乃名副其实的皇家大舞台,常有国家级杂技演出,皇帝有空必到。
唐代皇帝也爱看杂技。武则天曾在洛阳城南大宴群臣,请他们观看百戏表演。唐玄宗在洛阳设了两个教坊,专门培养百戏人才。
唐玄宗似乎对马戏情有独钟。 他每年过生日,都要安排马戏表演,其中有一个节目叫舞马:大力士高举木榻,骏马在榻上旋转跳舞,四周还有美少年奏乐助兴。
还有一种“透剑门伎”:地上倒插刀剑,寒光闪闪,人骑着马疾速穿过刀山剑林,人马无伤,惊险刺激。
这种等级的百戏表演,寻常老百姓是看不到的。大牌百戏演员虽会到民间“走穴”,但入场票价极高,一般人混不进去。
“诗圣”杜甫用才气兑换了一张入场券,在官员家里观赏了李十二娘舞剑,激动不已,连带着怀念起李十二娘的师父公孙大娘,感叹“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连杜甫都这样,其他人更不用说了。
好在唐代东都洛阳是国际大都市,街头有许多胡人酒肆。上档次的胡人酒肆里也有百戏演出,常见的是胡旋舞和胡腾舞。技艺高超的胡旋舞者,转起圈儿来像疯狂的陀螺,就跟耍杂技似的,也很好看。
要是连胡人酒肆都进不起,那就等皇帝发善心吧——万一哪个皇帝跟隋炀帝一样,兴致大发,在洛阳街头搞露天百戏联欢会,就可以过过眼瘾了。
>>> 还得回归民间
被权贵“豢养”的百戏演员,艺术前途捏在权贵手中,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东周时期,楚、宋交战,楚国勇士宜僚受命在阵前耍杂技,转移敌军注意力,宋军看得投入,忘了打仗,不战而败。宜僚事后获重赏,青史留名。
唐代“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在洛阳、长安、范阳(今河北境内)等地与朝廷军队交战,大批杂技艺人被赶上战场。他们本是唐玄宗赐给安禄山的,安禄山认为他们爬竿走索灵活,身手应该不凡,结果这些可怜的杂技艺人全死在了战场上。
舞马也受连累。它们习惯了听到鼓声就起舞,可叛军头子没见过世面,不懂呀,见这些马乱转圈儿,以为它们中了邪,下令把好好的马都给打死了。
统治者的喜爱靠不住。只有人民的,才是永久的。杂技艺术要获得生命活力,还得回归民间,这一天,不远了。详情请看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