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叨上阳宫多了,就觉得,它是一朵国色天香的牡丹,根植于唐代东都洛阳城的西南角,雍容华贵地绽放,寂寞凄凉地凋谢,作尘作泥。然而,即便历经千年的雨打风吹,它之于历史,之于洛阳,之于我们,依然余香袅袅、倾国倾城……
春半上阳花满楼,太平天子昔巡游。千门虽对嵩山在,一笑还随洛水流。深锁笙歌巢燕听,遥瞻金碧路人愁。翠华却自登仙去,肠断宫娥望不休。
这是唐人罗邺(yè)写的《上阳宫》。当然,主题是愁,是怨,是替被幽禁的宫女鸣不平,但诗的开头两句还是挺“高兴”的,它“阳光灿烂”地告诉我们,上阳宫自建成后,颇得“太平天子”们的喜爱。
1 唐高宗听政于上阳宫
上阳宫是唐高宗让建的。当年他到洛阳巡游,站在洛河边极目远眺,顿觉天高地阔,豁然开朗,于是命司农卿韦机在他站的“有登眺之美”的地方建了“九天未胜此中游”的上阳宫。
《资治通鉴》记载,上阳宫建成后,“上(唐高宗)移御之”。
《唐六典》记载:“高宗晚年常居此(上阳宫)听政焉!”
据史料记载,唐高宗在世期间,总共巡幸洛阳7次,累计11年,占他在位时间的三分之一。
唐高宗来洛阳,武则天当然要陪同。唐高宗在洛的11年,正是武则天由崭露头角到坐大,进而与唐高宗“并称二圣”的11年。可以想象,这期间,上阳宫内定然发生了许多或喜或悲或惊或险的精彩故事,可惜史料记载寥寥,我们空怀向往。
在洛阳,唐高宗被疾病“风眩”折磨得苦不堪言,虽然又是让太医诊治,又是让和尚念经,又是让道士炼丹,但病情一直朝危重的方向发展。
《旧唐书》记载,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十二月初四,“疾甚”的唐高宗下诏将“永淳二年”改为“弘道元年”,并大赦天下,“将宣赦书,上欲亲御则天门楼,气逆不能上马,遂召百姓于殿前宣之”。
宣读完毕,唐高宗问侍臣:“老百姓高兴吗?”侍臣答:“皇恩浩荡,老百姓高兴极了。”唐高宗悲伤至极:“老百姓高兴,我却快要死了。要是老天有眼,叫我多活两个月,回到长安再死,该多好啊。”
梁园虽好,终非久待之地。洛阳再好,上阳宫再美,终不能作为最终的归宿。唐高宗临终念念不忘的,是李唐的“老窝”长安,洛阳上阳宫只是他行进途中的歇脚之地。只不过,在这里,他歇的时间有点儿长。
2 武则天病死于上阳宫
唐高宗最终死在了洛阳宫城内的贞观殿,他的妻子即一代女皇武则天则死在了上阳宫。
唐高宗死后,武则天先是将儿子唐中宗李显“幽于别所”,后又逼接皇帝位的另一个儿子李旦主动退位,自己当皇帝,在“神都洛阳”风光了十几年。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二十二,忠心李唐的张柬之等人发动宫廷政变,80多岁的武则天被逼退位,被幽禁于上阳宫。
不知道武则天在上阳宫的时候,想没想过自己一生纵横捭(bǎi)阖(hé),竟会落得这样一个结局?想没想过曾经被她幽禁的“情敌”萧淑妃和王皇后?
萧淑妃和王皇后被幽禁时,“其室封闭极密,惟窍壁以通食器”。就这,武则天还不满意,最后干脆“遣人杖王氏和萧氏各一百,断去手足,捉酒瓮中”。看得人毛骨悚然,冷汗直流。
武则天没有萧、王二人惨,她只是失去了人身自由。复位的唐中宗李显,还时不时地来看望一下自己的母亲。
史载,被幽禁于上阳宫的武则天心情灰暗到了极点,头也不梳,脸也不洗,面容憔悴。李显去看她,她边哭边数落:“你咋是个这呢?我把你从房州接回来,就是为了把天下交付给你,你就不能再多等两天吗?如今,那几个乱臣贼子贪图立功,急于下手,把我吓成这样……”
唐中宗无话可说,只是跪在地上一个劲儿流泪。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十一月,82岁的武则天在上阳宫仙居殿病逝。临终前,她交代取消自己的皇帝称号,改称“则天大圣皇后”。
3 唐玄宗观灯于上阳宫
“平时东幸洛阳城,天乐宫中夜彻明。无奈李谟偷曲谱,酒楼吹笛是新声。”
这是唐代诗人张祜(hù)写的《李谟笛》,诗中讲述的典故“李谟偷曲”,提到了唐玄宗李隆基和上阳宫的交集。
关于“李谟偷曲”,元稹在《连昌宫词》中“李谟擫(yè)笛傍宫墙,偷得新翻数般曲”句下有注,说唐玄宗在上阳宫时,曾在夜里制一新曲,不料次日正月十五夜里赏灯时,忽然听到酒楼上传来笛声,奏的正是自己所制新曲。他大惊失色,天一亮马上让人将吹笛者抓来审问。对方说,自己那天晚上在天津桥赏月,听到宫中有人制新曲,就在桥柱上将曲谱记了下来。这个敢偷皇帝新曲的人,就是当时有名的“善笛者”李谟。
唐玄宗在位期间,曾5次到洛阳巡游。他留在上阳宫的足迹,似乎总与歌舞升平、吃喝玩乐有关。从这个角度来看,上阳宫是开元盛世的见证者。
《明皇杂录》记载:“上在东都,遇正月望夜,移仗上阳宫,大陈影灯,设庭燎,自禁中至于殿庭,皆设蜡炬,连属不绝。时有匠毛顺,巧思结创缯彩为灯楼三十间,高一百五十尺,悬珠玉金银,微风有至,锵然成韵。乃以灯为龙凤虎豹腾跃之状,似非人力。”
当然,唐玄宗在洛阳干了不少“正事”,比如修建上阳宫防波堤。
因为建在洛河边,地处谷、洛二水交汇处,从建成的那天起,上阳宫和与它隔水相望的西上阳宫就屡遭水患侵扰,抄录唐玄宗时期记录如下:
“(开元八年)六月二十一日夜,暴雨,东都谷、洛溢,入西上阳宫, 宫人死者十七八……”
“(开元十八年)六月乙丑,东都洛水泛涨,坏天津、永济二桥及漕渠斗门, 漂损提象门外助铺及仗舍,又损居人庐舍千余家。”
…………
唐玄宗决定消除水患。
《唐六典》记载:“开元二十四年,上以为谷、洛二水或泛溢,疲费人功,遂敕河南尹李适之出内库和雇,修三陂以御之,一曰积翠,二曰月陂,三曰上阳。尔后,二水无力役之患。”
大水虽冲不到上阳宫,但历史车轮的碾压有着比大水更为凶猛的破坏力。在“安史之乱”中,东都洛阳“宫室焚烧,十不存一”。“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由盛转衰,再也无力大修包括上阳宫在内的洛阳宫殿。
“御门空锁五十年,税彼农夫修玉殿。六街朝暮鼓冬冬,禁兵持戟守空宫。”凄凄惨惨中,上阳宫走到了尽头,唐德宗贞元年间(公元785年至公元805年),它遭到废弃。
遭到废弃的上阳宫留给后人的,有乐极生悲、盛极而衰的历史兴亡周期律,也有对这座幽禁被弃宫女“活死人墓”的种种评说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