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综合·要览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6年12月23日 星期

“内外兼修”,让硬环境真正硬起来
——加快推进“9+2”工作布局之现代基础设施体系篇

涧河市区段河道新貌 记者 梅占国 摄


□记者 张宁

核心提示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无论是城乡发展,还是实现全面小康,基础设施建设无疑是“先行官”和“推进器”。

省委常委、副省长、市委书记李亚强调,要打开通道、提升枢纽、强化支撑、厚植优势,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着力加强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让硬环境真正硬起来。

2016年,我市在突出中心城区辐射作用的基础上,强化“一中心六组团”的互联互通,加快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及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构建高效信息网络,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

内连外通 织就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

2016年,我市坚持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一体化服务,全力打造内外通道便捷畅达、区域城乡覆盖广泛、枢纽节点功能完善、运输服务一体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对外大连通,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是洛阳连接外界的“大动脉”。2016年,我市“大动脉”建设稳步推进。在高速公路方面,我市在已经实现“县县通高速”的基础上,郑西高速公路尧山至栾川段、济洛高速相继开工建设,随着栾卢高速、渑栾高速进入规划日程,到2020年,我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力争达到788公里;在铁路方面,郑登洛、焦济洛城际铁路加快推进;在航空方面,截至目前,洛阳机场旅客吞吐量93万余人次。

对内大循环,“一中心六组团”是我市重要的城市发展战略。随着310国道洛阳境改造工程在年底的建成通车,我市北部“五放射、一环线”快速干线架构的最后一道障碍也将被清除。在南部生态涵养区,我市今年投资9.3亿元,完成了S323嵩县绕城段改建工程等7项干线公路省道升级改造项目。

发展大运输,交通设施的发展必然带来运输行业的繁荣。今年1月至11月,我市共完成道路旅客运输量10467万人次,同比增长5.3%;完成道路货物运输量19107万吨,与去年同期比增长4.2%。今年10月,高铁龙门站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公示。未来,高铁龙门站、涧西谷水、洛阳航空港、洛阳火车站将成为我市四大综合交通枢纽。

宜居宜业 打造“居者心怡、来者心悦”之城

一条条城乡道路,纵横交错、宽阔平坦;一栋栋高楼大厦,错落有致、鳞次栉比;一处处游园广场,亭台轩榭、休闲宜游……“居者心怡、来者心悦”,这幅我市城市建设的美好蓝图,在2016年加速绘就。

城市路网更加优化。从东环路到南环路,从九都路东延到滨河南路东延,自今年以来,我市“双井字+外环”的城市骨干路网初步起步:东环路北起北环路,南至南环路,设跨洛河桥一座,目前桥梁已芳容初现;南环路西起孙辛路,东至东环路,全线设有6处立交,预计明年牡丹文化节前建成通车……未来,随着王城大道快速路、智能交通系统等工程的开建,我市的道路拥堵问题将持续缓解。

“地铁梦”照进现实。今年8月,《洛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一期建设规划(2016—2020年)》获得国务院批复,到2020年,我市将建成地铁1号线工程和2号线(一期)工程,长约43.1公里。地铁1号线、2号线将组成十字形骨架,未来四个方向到市中心的时间都将缩短到20分钟。同时,城市框架将被拉大,洛阳将成为真正的国际化文化旅游名城……

街头小游园,市民的“私家花园”。自今年以来,喜欢上街遛弯儿的市民惊喜地发现,街上多了不少可供游玩的小花园。今年,我市规划了47处新建、改建的街头游园,年底前全部完工。明年,我市还将建设50座街头游园,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好去处。

安全高效 构筑“未来城市”信息网络

如果说道路和地铁等是一座城市的“有形资产”,那么,信息网络便是这座城市的“无形财富”。城市发展,需要“两手抓”“内外兼修”才能两全其美。

今年,我市在建成“全光网城市”,实现光纤网络全覆盖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加快城区、各产业园区、乡镇、村庄移动通信网络及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三网融合”,努力提升4G网络覆盖水平。

市工信委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市城区、县(市)城区96%以上的家庭具备100兆光纤接入能力,农村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99%。到2020年,我市将基本建成覆盖城乡,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信息基础设施。

围绕“智慧洛阳”战略,我市三家通信运营商均开展了相关服务。洛阳联通与大型企业合作实施了企业信息化应用项目,促进企业创新转型和产业升级;洛阳移动推进“政务云”建设,推广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各级审批效率成倍提升;洛阳电信推出“智慧教育”“智能停车”等服务,开启市民智能生活……

数据是智慧城市赖以运行的基础。今年6月,中原大数据云计算中心落户我市,至2018年年底,中国移动河南公司将投入26亿元加快洛阳呼叫中心项目建设;11月,洛阳智慧城市“云平台”一期项目建设完成,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信息数据正在陆续接入,我市政务大数据中心架构初具规模。

绿色生态 全面建设“农林水”

“农林水”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是制约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之一。

自今年以来,我市统筹推进“农林水”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加强美丽乡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不断挖掘农业增效潜力。

“沟域经济”是我市农业发展的新战略。2016年,我市以沟域为单元,利用独特地貌、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迹和产业资源基础,整体科学规划,统一打造,集成生态涵养、旅游观光、休闲采摘、民俗欣赏、高新技术、文化创意、科普教育等产业内容,努力建设更多绿色生态、产业融合、高端高效、特色鲜明的沟域产业经济带。同时,我市还调整优化结构,进一步发展特色高效农业。

——提升生态宜居水平。

如果说楼宇、工厂代表着城市的繁华,那么,绿色生态则代表着一座城市的品位。

今年,我市累计完成新造林40余万亩。其中,我市以铁路、高速公路、快速通道沿线为重点,全面提升廊道生态环保功能和景观水平,植树造林超过12万亩。同时,实施中心城区与“六组团”的生态对接和修复,对中心城区周边的丘陵山地进行高标准、宽厚度、大绿度绿化,形成绿色屏障和生态隔离廊道。

——构建现代水利网络。

兴水活水,利民惠民。自今年以来,我市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目标,强力实施碧水行动,引黄入洛工程、引洛济秦工程、涧河治理工程、洛河东湖河道治理工程均取得阶段性成果,河湖水系资源优势被逐渐盘活。

目前,我市正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全力谋划基础设施重大专项,加快航空、铁路、高速公路以及四大综合交通枢纽等的建设步伐;完善中心城区、六组团县(市)区及南部四县的快速交通网络;打造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加快中心城区骨干道路和重要节点建设;加快实施伊洛瀍涧“四河同治”,打造中西部最佳生态亲水城市;加快农业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防汛抗旱减灾及供水保障能力;争创河南省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率先建成河南省海绵示范城市等。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皆成于实”。洛阳正在用实实在在的基础设施建设,走向腾飞之路……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