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1版:河 洛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6年12月28日 星期
娜说河洛
“中国乐器文化”之

箫笛原本是一家(下)
□记者 张丽娜 文/图

汉代彩绘木乐俑


《箫笛原本是一家(上)》见报后(详见本周一河洛版),有人问我,汉代灰陶吹笛俑那张配图的说明是不是搞错了:笛子不是横着吹的吗?可图片里的乐器是竖着吹的,所以该是箫吧?

我负责任地告诉你:没错,汉代乐师就是这么吹笛子的——秦汉时期,洞箫、笛子不分家,统称为笛。

>>> 横吹为笛,竖吹为箫

笛,谐音“涤”。古人认为,这种乐器可以“涤荡邪气,出扬正声”(《乐书》)。

伶伦受黄帝之命,在黄河领域寻了段竹子,钻孔制笛,轰动了数千年前的“流行乐坛”。自那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笛都是宫廷雅乐中的重要角色。

唐代以前,单管吹奏乐器大多叫笛。早期的箫,则特指排箫。箫分单管箫和多管箫,排箫属于多管箫。

宋代的朱熹,在《朱子语类·乐》中对此有注释:“今之箫管,乃是古之笛。云箫方是古之箫。云箫者,排箫也。”

也就是说,到了宋代, 这些“看起来差不多”的吹奏乐器有了明确分类:单管箫叫箫管,多管箫叫云箫、排箫,都是竖着吹的;至于横着吹的单管乐器,则叫横笛。

>>> 宫廷乐队的实力担当

洛阳博物馆正在举办丝绸之路乐器文物展,你现在到那儿参观,能看到来自各个历史时期、各个地域的“古代乐团”。

这些“乐团”,以“宫廷乐队”居多,其中又数吹箫人、吹笛手最为活跃。无论是新疆克孜尔千佛洞壁画中的“皇家飞天乐团”,还是隋唐时期的伎乐人俑,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唐代以前,箫比较流行。箫音柔和典雅、清幽淡远,宛若天籁,令人回味无穷,很对名流贵族的口味。

古时的排箫,大体上是不等边三角形,多根长短不齐的箫管固定成一排吹奏,所以古人给它取了个挺有意思的别名,叫“参差”——参差不齐嘛。

《诗经》里说:“箫管齐举,喤(huáng)喤厥声,箫雍和鸣,先祖是听。”箫声响起,活人舒坦,九泉之下的祖宗们也很享受。

《尚书·益稷》有云:“箫韶(sháo)九成,凤凰来仪。”箫韶之曲演奏到高潮,凤凰都会随着曲子翩翩起舞。

“韶”就是邵乐,孔子觉得它尽善尽美,“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听一场邵乐,三个月不吃肉都没关系。

既然说“箫管齐举”“箫韶九成”,显然,箫是邵乐的主打乐器。

>>> 高调一些也无妨

箫声虽妙,到底不如笛声清脆嘹亮、穿透力强。

唐代热闹繁华,高调的横笛压了竖箫的风头,走上主流舞台。

李白到东都洛阳旅游,走到哪儿都能听见笛声,“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春夜洛城闻笛》)。

中唐诗人张祜也有同感:“平时东幸洛阳城,天乐宫中夜彻明。无奈李谟偷曲谱,酒楼吹笛是新声。”(《李谟笛》)

李谟是唐代吹笛高手。相传,唐玄宗在洛阳上阳宫举办“新曲发布音乐会”时,李谟正巧在天津桥上吹风,偷听到了曲声,很喜欢,默记下曲谱,次日跑到“酒吧”里吹笛表演。

这等于是盗了宫里乐曲的“版权”,唐玄宗本来挺不高兴,待抓来李谟,一交流,又生了惜才之心,不仅没处罚李谟,反而封他当了皇家乐师。

毕竟,听一遍曲子就能无师自通的天才不多,唐玄宗也是音乐发烧友,识货。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