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为百兵之“胆”,也常被列为“九短”之首,是中华武术中重要的器械之一。在十八般武艺中,刀和刀法极受各门派武师重视,所以从古至今,传习刀法的门派众多,在我们河洛大地上,也有不少刀法流传。除属于短器械的各种刀制,还有类似“青龙偃月刀”的长器械。
壹 刀为百兵之“胆”
据记载,最早的铜刀脱胎于石刀,尺寸很小。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兵器便是铜刀。商朝的青铜刀,当时主要用来砍削器物,宰牛羊,或防身自卫,还未正式用于战争。西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大刀,柄短刀长,有厚实的刀脊和锋利的刀刃,刀柄首端呈扁圆环形,所以又叫“环柄刀”。
那时的青铜刀质地较脆,缺少韧性,劈砍时容易折断。与同时代的铜剑相比,刀的做工粗糙,形体笨拙,远不如铜剑精巧锋利,因而人们喜欢使用剑,不喜佩刀,刀也迟迟没有投身战场。
秦汉时期,钢铁兵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刀的制作工艺得到改善,形制上刀身加长,并且已有专门的战刀和佩刀之分。在当时的战争中,兵车已渐渐退出战场,骑兵逐渐成为作战主力,所以对劈砍见长的钢刀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到西汉,出现了加长刀身的短柄长刀。刀体通常长1米,柄首为扁圆环形称为“环柄刀”或“环首刀”。这种刀脊厚刃利,杀伤力很大,很快就取代剑而成为战场上的主要短兵器,被称为百兵之“胆”。
长柄刀的种类很多,现代武术运动中,把它们泛称为“大刀”并以明代的“偃月刀”作为基本形制,因在小说中关羽使用“青龙偃月刀”,所以偃月刀又称“关刀”。
据史书记载,三国时刘备令工匠造刀5000把;孙权则命造刀1000把;司马炎也曾一次遣人造刀8000把。这些刀是用来装备军队的,可见那时刀已成为主要兵器之一。
最通用的刀要算“环首刀”,这种刀直背直刃,刀背较厚,刀柄呈扁圆环状,长度1米左右,便于在骑战中劈砍,是一种实战性较强的短兵器,在战场上的厮杀格斗中,许多将领往往长矛短刀并用,远刺近劈,威力无比。
贰 刀为“九短”之首
上期我们说过,武术器械分为长短两类,在武术教育家康戈武所著的《中国武术实用大全》一书中介绍:短器械泛指械长超过练习者小臂,而短于练习者直立时眉毛高度的武术器械。
刀是一种平直、细长、带尖,一面有刃的兵械。武术器械中的朴刀、船尾刀等,刀身狭长,刀柄较短,是一类介于长柄刀和短柄刀之间的兵械,也称为“短柄长刀”或大刀形短柄刀。短柄刀的种类也很多,有环刀、长刀、手刀、腰刀、短刀、鬼头刀、响环刀、象鼻刀等。
自古至今,练武术的人用刀的最多,也总结创造了许多刀法套路,形成了许多刀法派别,刀也被称为十八般武艺中的“九短”之首。
不同门派的刀法虽各有特点,但总结起来也有共同点:一是“刀招沉猛”,与剑相比,刀法大开大合势如猛虎,变化较少而威力不减。二是“单刀看手,双刀看走”,在刀法中持刀手及步法极为重要。
单刀讲究缠头裹脑和劈、砍、刺、撩、抹、拦、截等刀式,而双刀则讲究两手用力均匀,刀式清楚,步点灵活,上下协调。
叁 河洛大地有好“刀”
由于刀和刀法为各门派武师重视,从古至今,传习刀法的门派众多,在我们河洛大地上,也有不少刀法流传。
洛阳刘氏罗汉拳门所特有的洛阳万胜刀兵器套路,其练法为单刀,刀制为柳叶刀。万胜刀为洛阳刘氏罗汉拳首传人刘寿禄所传,刘寿禄原为河北冀州永胜镖局掌班,其刀法变化多端、刁钻迅疾,因此外号“花刀刘”。 万胜刀是旧时代武林比较流行的一种刀法。万胜刀之名,目前国内存在多种,如扬州西凉门的万胜刀、河北八极拳的万胜双刀、山东螳螂拳一系的万胜刀、河北戳脚门的万胜刀,甚至梅花拳历史上部分名师也会万胜刀。
万胜刀在冷兵器时代,曾为保命杀贼的主要手段。刘寿禄出身镖局,其所传刀法中有不少匪夷所思的诡异出手之法,如“金鸡独立横斩刀”,是独立时刀藏在腋下,进步时忽然横斩敌人脖颈的快刀;“童子拜佛反手刀”是刀藏在背后,贴身而出的怪招。
此外,通备武艺一脉至今传承着苗刀之法。苗刀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起源于西汉初年的环首刀类,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明代抗倭民族英雄戚继光将日本刀与中国的长刀(如仪刀)结合,改进成为威力更强的苗刀,并将中国枪法、刀法与日本刀法结合,创造出新的刀法,用来与沿海地区倭寇海盗们作战,因此又称“抗倭刀法”,因其刀身修长形似禾苗,在民国时期定名为苗刀。
苗刀可单、双手交换使用,据通备武艺传人张金介绍,通备武艺的双手刀法在技术上完整保留了明代程宗猷在《单刀法选》中记载的技法。通备武艺传习的另一种骠姚刀刀法则是相传传于骠姚将军霍去病,其最独特的技法是反手握刀。
此外,我市流传的仝家拳双刀、关刀;形意门的五行刀、形意朴刀;六合门的六合双刀等刀制、刀法,也都是传承有序,实战性强的好“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