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孩子,学习是不是特别轻松?”
“他们平时都玩什么?”
开学第一周,市实验小学新区分校的16个孩子,和大家分享了寒假期间的赴美游学经历。“这样的机会将来会越来越多。”该校副校长宋方说,去年12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鼓励和支持学校开展研学旅行,并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学校组织的游学活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的。 《洛阳晚报·教育周刊》针对“学生游学”活动在我市中小学生的家长中展开调查,一共收集到1309份问卷。
1 案例:让孩子“边游边学” 这些学校走在前列
“从最初的对接学校到到最终成行,我们用了将近一年时间。”市实验小学新区分校少先大队辅导员龚予衡说,应美国瑙塞特中学的邀请,1月18日,市实验小学的16名学生在龚予衡、李韶辉老师的带领下,踏上赴美游学的旅程。短短14天里,他们游览了波士顿、纽约、费城和华盛顿等城市,还和瑙塞特中学的孩子同吃同住同学习,体验美国当地学生的生活。
市二外的26名学生也在寒假到美国拉克罗斯游学。他们的游学时间更长——整整21天。
如果说小学生和初中生的游学更注重体验,那么,市第二实验中学的“文化践行”活动则更注重“研”和“学”。每年暑假,该校新高一创新班的学生都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免费到上海或洛阳的高校、著名文化景点进行探究式学习:出发前,每组学生要初步制订课题;旅行中的见闻都是形成课题的重要资料;课题形成后,还要经过公开评比,最终以“学子讲堂”的方式呈现出来。每个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表现,也会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被记入个人档案。
据了解,龙城双语初级学校、孟津县双语实验学校等也会不定期地组织学生进行外出游学活动。
2 调查:孩子集体旅行 这样的活动家长也期待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了体验式学习的重要性。
“在过去应试教育模式下,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等都不够;集体旅行,是对学校教育的一个补充。”采访中,一名家长表示,虽然平时她连化妆品都舍不得买,但还是毫不犹豫地让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游学活动。
《洛阳晚报·教育周刊》的调查结果也反映了家长们对游学、研学活动的期待。在“你认为学生是否有必要游学”的问题中,76.47%的家长认为学生有必要游学,多数原因是“可以开阔视野,让孩子学习课本以外的东西”;在“你是否希望学校组织游学活动”的问题上,75.47%的家长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也有约两成家长质疑游学活动:如何避免“只游不学”“只学不游”?各年龄段的孩子该去哪里游,哪里学?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家长刘先生表示,低年级孩子可能更侧重于“游”,而高年级孩子会更偏向于“学”;研学旅行不仅要考虑如何让孩子真正参与其中,更要让他们对旅行的内容有所研究,这样才能在旅行中真正有所收获。
3 政策:研学旅行或将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研学旅行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让学生拥有较强的知识水平和探究能力。”市第二实验中学校长唐明伟说,2012年,该校就开始研学活动的探索,这与近年来的高考改革方向不谋而合。
《意见》中指出,各地要建立健全中小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评价机制,并将评价结果逐步纳入学生学分管理体系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市第二实验中学副校长王东表示,高考改革会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评价将成为高校录取考生的参考依据,择优录取。有的地区已将研学旅行纳入了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有的则制定了包括研学旅行在内的操行量表。
“体验式教育是实践能力培养的必由之路。”宋方说,青少年需要亲身参加许多亲近社会、自然的实践活动;青少年完成社会化也离不开群体性交往,再好的父母和老师,都无法代替伙伴的作用。良好的游学、研学旅行活动,充分体现了体验性和群体性,是培养核心素养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技术支持:河科大数学与统计学院统计学系主任常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