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1版:文化洛阳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7年3月20日 星期
“我在洛阳修文物”之
岁月把一些珍贵文物变成破铜烂铁,是谁让它们恢复成最初的模样?洛阳博物馆的修复师们——

用我一生所爱 换你容颜不改
□记者 何奕儒 通讯员 白雪 文/图

修复铜镜

铜鼓修复前 (照片由被采访者提供)

铜鼓修复后 (照片由被采访者提供)


时间悠悠过去数千年,古都洛阳的黄土之下,历史瑰宝随处可见。洛河南岸,有一个专门收藏洛阳历史与宝藏的地方——洛阳博物馆。它乃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文物件件是珍品,虽历经沧桑,却依然光彩夺目。

是谁施了魔法,让它们容颜不改?

1 修复文物珍品是幸运也是荣耀

春日午后,洛阳博物馆东北角的一间办公室里,摆放着大小不一的柜子,犹如一个个保险箱。屋子中央,偌大的办公桌上摆着手术刀、毛刷、镊子、化学药瓶……桌子中心的一组装置尤为醒目,它有粗大的管道,如植物一般从桌内伸出,盘根错节,冲向不同方位。它模样夸张,却很实用——吸尘。

实验室?不!它是洛阳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室。

文物修复室是博物馆的核心科室之一,高科技的设备加上博物馆修复师的高超技术,让它成为文物旧貌换新颜的天堂。洛阳博物馆主攻青铜器、瓷器和书画的修复,此地便是青铜器修复的“主场”。

修复师陈金龙中午没有回家,正在听着音乐埋头工作。歌词是啥,他听不进去,因为听音乐是为了让自己进入放松的工作状态。

陈金龙修复青铜器已有9年,“文物修复,你只有爱它才能修好它”。他喜欢修文物,心烦时就来办公室工作,世界仿佛安静了。

“亲手修复文物和隔着玻璃看文物的感觉完全不同。”陈金龙说,修复文物像在抚摸历史的脉络,心中升起的是深深的骄傲。他修复过夏代镶嵌绿松石兽面铜牌饰,这是国家一级文物。

修复师能在工作生涯中修复这样一件珍品,是幸运,是荣耀,这样的机会很多人一辈子都遇不到。

2 昔日破铜烂铁如今恢复旧时模样

趁着聊天间隙,陈金龙打开保险柜,从里面用双手托出一个垫子,上面摆着几面破碎的铜镜。“它们是出土于湖南的文物。”他呢喃道,除了修复馆藏文物,他和同事还会帮外地文博单位修复文物。

铜镜个头不大,出土时七零八碎的,修复好的铜镜看起来犹如玉石所制。

“南方的地下水位高,铜镜长年泡在水里,环境密闭,反而保护了它们。”陈金龙解释,北方的青铜器大不一样,出土时青铜器表面多是大小不一的锈斑,但修复好之后,外人几乎看不出修复痕迹。

破碎的铜镜被树脂胶黏合在一起,有没有准确拼接,陈金龙有一套检测办法:“用指甲在拼接缝上刮。要是拉指甲,那就是没黏合好,得拆了重来。”

铜镜只是小型青铜器,若遇到鼎、尊等大型青铜器怎么办?

去年秋天,一盆铜片摆在了陈金龙的面前,这是南方某地的博物馆委托他们修复的一面铜鼓。“盆子里装的就是铜鼓的碎片。”陈金龙说,更令人抓狂的是,铜片还变了形。

面对破铜烂铁,修复师们见怪不怪。文物修复没有捷径,大家就从修复碎片开始,如果青铜器体积大,往往要用矫形器。

“等把碎片拼好,残缺部分要焊锡补全,补成啥样全靠参照物。”陈金龙指着一面战国时期的铜镜,“青铜器的花纹样式多对称,这面铜镜上有对称的‘山’字纹,根据这一点,你就能补全破损的地方。”

补配、焊接、做旧……铜鼓重生,没人能想到它出土时的模样,“修复的难度不亚于重铸一件”。把一堆破铜恢复成器物的最初模样,是文物修复的最低要求。

3 预防性保护让文物“永葆青春”

“修复文物不仅是在和古人对话,也是在和修复过它的工匠交流。”翻修文物,陈金龙深有体会,“我能看出前人的修复技术,他是在用心修复,还是在敷衍了事……”

洛阳博物馆展出的文物只是馆藏文物的一小部分,更多珍宝藏在博物馆的库房中。这是一块鲜为人知的禁地,没有特殊许可,外人禁止靠近。石艳艳是库房的保管员,有人羡慕她:“天天能接触外人看不到的文物。”只有她知道,这活儿并不轻松。

除了清点文物,石艳艳还要担任文物和修复师之间的纽带——文物检查员。她有一双火眼金睛,紧盯文物的变化,“青铜器容易出锈,这很正常,但最怕出现粉状锈,这是青铜病,能让青铜器酥成粉。”更让她担心的是,此病会“传染”给其他青铜器,“这种锈必须清除干净”。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修复文物都会给文物造成一定损伤。如今,洛阳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已从抢救性保护修复,向预防性调控环境、主动防止文物产生劣化转变。2015年,洛阳博物馆承担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是我省首批承担此项目的博物馆。

4 不适应气候文物会“生病”

文物没有生命,却有自己的个性,对环境很挑剔。例如,木器、青铜器讨厌潮湿,书画、壁画讨厌强光……洛阳博物馆如同巨型空调,经过各类设备的监测和调节,馆内与馆外犹如两重天,无论严寒酷暑,馆内永远四季如春,而展柜也会针对文物特点进行环境调节。

前不久,洛阳博物馆与六省区文博单位联合举办“谁调清管度新声——丝绸之路音乐文物展”,六省区的音乐文物齐聚洛阳,声势浩大,洛阳博物馆也迎来了考验。

来参展的文物都是“大腕儿”,承办展览的博物馆要严阵以待,除了保护文物安全,还要让文物“住”得舒心。“文物就像人,它们适应了一地的气候,换一个环境很容易‘水土不服’,这就要求展览环境与它们家乡的环境相似。”石艳艳形容,在此期间,借展单位会频繁派人来检测,环境未达标,他们将拒展。

在各方的努力下,洛阳博物馆最终通过重重检测,展览顺利举办。展柜同时调节出六省区的环境特征,令业内人士啧啧称赞。

外地文物到此并不都是来去匆匆,曾有一批“贵客”在洛阳博物馆定居下来,一住就是40多年。说出它们的名字,你或许不陌生,它们就是来自故宫慈宁宫大佛堂的宫廷文物。

1973年,为迎接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访问洛阳,经周恩来总理特批,这批文物自故宫调拨至洛阳,一部分藏于洛阳博物馆。如今,它们已与洛阳博物馆融为一体,成为常设展品。

岁月侵蚀,这批宫廷文物也出现了损伤。例如,三世佛的背光部分出现残缺,屏风上镶嵌的宝石出现了脱落迹象……修复师为何不出手相救?

陈金龙道出谜底,来自故宫的文物需要特殊的修复技术,如果贸然修复,不仅会对文物造成损伤,修不好还会闹笑话,因此他们暂且不修。值得庆幸的是,洛阳博物馆已计划邀请专业人士来修复这批宫廷文物,不久后,它们将焕发新姿与你见面。

修复师的世界十分安静,他们把青春奉献给了历史,选择与文物牵手一生,修复文物是他们的工作,也是他们的一生所爱。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