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2版:经典洛阳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7年4月11日 星期
李商隐在洛阳(3)
白居易转世成白老?
□首席记者 张广英

李商隐的“超级粉丝”白居易 (资料图片)


1 李商隐和白居易:前辈成了晚辈的“超级粉丝”

我一直怀疑,李商隐是不是真的有一个儿子叫“白老”。如果这是真的,只能说李商隐是写情诗的高手,情商却不见得高。

当然,如果他和白居易确为知交,则另当别论。

北宋人蔡居厚在他的《蔡宽夫诗话》中,记载了这么一件事:“白乐天晚极喜李义山诗文,尝谓我死得为尔子足矣。义山生子,遂以白老字之。”

也就是说,白居易(字乐天)年老的时候,因为太喜欢李商隐(字义山)的诗,声称死后愿投胎做李商隐的儿子。李商隐呢?也没跟这位前辈客气,儿子出生后,他真就给起了“白老”这个名字。

可惜的是,这个“白老”不喜文墨,待年纪稍长,大家都看出他不是当诗人的料,不免为白居易鸣不平。诗人温庭筠就拿他开玩笑:“你要是白乐天转世,那也太辱没他了吧?!”

元代人著的《唐才子传》中,也记载了这个故事,并称愚钝的“白老”是李商隐的大儿子。几年后,李商隐有了小儿子衮师,这个孩子聪明活泼,大家又开玩笑,说他才是白居易转世。

尽管白居易对李商隐推崇备至,我仍认为这个故事有虚构的成分。因为在李衮师之前,李商隐似乎并没有儿子。公元844年,他在《祭小侄女寄寄文》中写道:“况吾别娶以来,胤绪未立,犹子之义,倍切他人。”这一年,他已经45岁,还在为膝下无子而愁绪万端。

公元846年,75岁的白居易去世,葬于洛阳龙门。在此之前,他已在洛阳的山水间闲居了18年。

白居易去世后不到一年,李衮师出生。李商隐曾作《骄儿诗》,称赞“衮师我骄儿,美秀乃无匹”,对这个孩子寄予厚望。也许,他曾为李衮师取字“白老”,亦未可知。

白居易比李商隐年长近30岁,两个人于公元829年在洛阳相识。当时,白居易与刘禹锡、裴度、元稹等名士诗文唱和,过从甚密,对李商隐这样的后辈大力提携,遂成忘年交。

说实话,李商隐的诗隐晦,白居易的诗通俗,两个人的风格完全不同。不过,这并不影响白居易对李商隐的欣赏。他甚至交代继子白景受,由李商隐为自己撰写墓志铭。

李商隐没有推托,为白居易作了《刑部尚书致仕赠尚书右仆射太原白公墓碑铭》,并流传于世。

2 李商隐和杜牧:是谁“刻意伤春复伤别”

在晚唐诗坛上,李商隐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他们虽出身不同、性格迥异,却都在洛阳度过了难忘的时光。

杜牧生于公元803年,有人说他俩是远房表亲,其实细究起来,李商隐的表兄弟不是杜牧,而是杜牧的堂兄杜悰(cóng),因为杜悰的母亲是李商隐的远房姑母。至于李商隐和杜牧,硬扯这样的亲戚关系也没什么意思。

李商隐早年丧父,家境贫寒,为人难免不够大气。杜牧却是名相杜佑的孙子,从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生性豁达,豪放不羁。两个人同样才华横溢,李商隐近40岁才勉强中举,杜牧则26岁就金榜题名,可谓春风得意。

在《投知己书》中,杜牧曾说:“大和二年(公元828年),小生应进士举,当其时先进之士,以小生行可与进,业可益修,喧而誉之,争为知己者不啻二十人。”可见他的人缘也非常好。当时是“东都放榜,西都过堂”,杜牧和朋友们在洛阳尽情游玩,后来又结识了白居易、韦楚老等前辈诗人,与李商隐也多有往来。

公元835年,杜牧在东都洛阳任监察御史。兵部尚书李愿在此闲居,一日大摆筵席招待宾客,杜牧听说李家歌舞出众,就来了。席间喝到半醉,他问李愿:“听说这里有个叫紫云的,是哪个?”李愿便指着一个姑娘,杜牧看了,狂妄地说:“名不虚传,宜以见惠。”

第一次见面就索要美人,这也太直接了吧?众人忍俊不禁。杜牧又喝了两大杯酒,即兴吟道:“华堂今日绮筵开,谁唤分司御史来?忽发狂言惊满座,两行红粉一时回。”还别说,凭这才情,李愿真把紫云姑娘送给杜牧了。

看着杜牧官场、情场都得意,再想想自己,与恋人宋若荀分分合合,柳枝姑娘也早被别人娶去,李商隐心里很不是滋味儿。

后来,他以老熟人的名义,写了两首诗赠给杜牧。一首是《赠司勋杜十三员外》,其中称“杜牧司勋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诗。前身应是梁江总,名总还曾字总持”,以亡国宰相、后宫“狎客”江总来调侃杜牧。还有一首《杜司勋》,称“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

杜牧似乎对此并没有回应。也许在他看来,李商隐才是那个“刻意伤春复伤别”的人。

3 李商隐和李贺:两个同病相怜的诗人

27岁就去世的“诗鬼”李贺,是宜阳昌谷人。《唐诗三百首》中没有收录他的任何一首诗,后人了解他的生平,还多亏了杜牧和李商隐。

杜牧作了《昌谷集序》,讲了李贺其诗;李商隐作了《李贺小传》,讲了李贺其人。

今天,人们认为李贺生于公元790年,卒于公元816年,就是从《昌谷集序》中推算出来的。公元831年十月,集贤学士沈述师在书信中告诉杜牧,其友李贺临死时,曾将“平生所著歌诗”233首交给他保管,即《昌谷集》。为了使这些诗流传下来,他特请杜牧作序。

杜牧起初不敢写,后经沈述师软磨硬泡,才不再推辞,对李贺的诗进行了一番评价。杜牧在最后写道:“贺生二十七年死矣!世皆曰:使贺且未死,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贺死后凡十有五年,京兆杜牧为其叙。”

按这个时间来算,李贺比杜牧和李商隐要大10岁左右。当然,也有人不同意这个说法,认为这样推算李贺的生卒时间不准确。无论如何,李贺的诗得到了杜牧的高度评价,李商隐的诗风甚至受到了李贺的影响。如果称他们是“诗友”,也是说得过去的。

杜牧作《昌谷集序》之后,李商隐为李贺作了传。在《李贺小传》开头,他写道:“京兆杜牧为李长吉(李贺字长吉)集叙,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在李贺的姐姐那里,李商隐得到了关于李贺的第一手资料,如:“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又如:“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始已尔!’”

李贺将死时,见到一个绯衣人,说“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随之气绝。李商隐对此颇有疑问,称李贺这样的奇才,难道“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

27岁的李贺去世前,“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李商隐和他同病相怜,难免不平。在唐人陆龟蒙看来,李贺早死,李商隐一生坎坷,大概都因为他们说得太多了。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