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7版:城市档案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7年5月31日 星期
现在我们眼前的老城文峰塔,是清初重建而成的,它已是一位近400岁的“老人”了;
历经战火,它也见证了脚下这片城池的数次变革

一位“老人”脚下的城池变迁
□记者 王若馨

文峰塔塔顶四面开门,战争期间适合在此设岗放哨 张斌 摄

2013年航拍文峰塔 石智卫 提供


目前,全民拍老城摄影大赛征稿活动正在进行,在近日展出的优秀作品中,许多摄影师把镜头对准了文峰塔。这座塔为何能吸引众多摄影师的青睐,我们得先从它的“资历”说起。

文峰塔“始建于北宋,明末毁于战火,清初重建,至今保存基本完好”。老城区古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现在我们看到的文峰塔即为清代复建的,已有近400年历史。

历史不言,时光不语,这位“老人”伫立于洛城东部,见证着历史巨轮呼啸而过留下的种种痕迹,也见证着脚下这片土地上的战火与和平、变革与发展。

前世传说

塔内供有文曲星和魁星,常有学子来求金榜题名

如今,位于老城东南隅东和巷东端文峰塔非遗文化园内的文峰塔,就是清初重建的,保存基本完好。记者在老城区文史资料选编《厚重老城》中了解到,在明清时,文峰塔附近还有一个湖泊和一座庙宇(现已废毁)。

文峰塔显示了唐宋以来各种砖塔结构形式的优点。塔身外壁用砖砌筑,塔的中央又砌筑一个砖塔心;每层之间建有木质楼板和木质楼梯,可盘旋而上。(后楼板、木梯毁于战火)

曾经,文峰塔内第一层供有文昌,第二层供有魁星。文昌,又称文昌帝君、文曲星,是中国神话中主宰功名、禄位之神,旧时常有读书人来求金榜题名;魁星,即“奎星”,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宿之一,后被称为主宰文章兴衰之神,有“魁星点状元”之说。古人建造此塔有企盼洛阳文化繁荣、多出人才之意。

“洛阳有座文峰塔,离天只有丈七八”,文峰塔是一座密檐式砖石塔,四方形,高约33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基座用方形青石砌成,每边长6.8米,高3.3米,塔基和塔身之间嵌有铸铁,以保持整座塔的牢固性。塔身九层,通体用青砖砌成,从第一层至第九层逐层递缩,最高层每边高3米。一至八层向北各开一弧形拱门,可向外望,门上皆有题额;第九层则四面各开一弧形拱门。一层拱门两侧原有对联一副,字迹依稀可辨,右侧为“楼上风云通北斗”,左侧为“楹苑桃李接东壁”(东壁星传说是掌管文章的星宿)。

相依相伴

“老人”身旁的新潭水系,曾助洛阳成世界性的商品集散地

说到文峰塔,我们得提提位于“老人”身旁的新潭。现在这个在文峰塔非遗文化园建设中复原的新潭波光粼粼、周围水汽缭绕,看上去十分别致。曾经的新潭可是隋唐大运河的一个重要码头。

老城区古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隋炀帝时期以洛阳为中心营建有大运河,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通过通济渠、永济渠两大渠道,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线贯通中国南北。洛阳作为中心,其起到的承接、转移物流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这也成为河南省历史上第一条重大交通动脉,奠定了河南全国交通中心的最早基础。

史载,武则天时期“天下舟船所集,常万余艘,填河路,商旅贸易,车马填塞”。那时,“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通济渠上“漕船往来,千里不绝”,漕船拥挤,已经影响了河道流水。为疏通河道,方便漕船停泊,武则天于大足元年(公元701年)下令,立德坊南营建新潭。为了营建新潭,毁掉了立德坊、归仁坊南侧的一部分,以里坊长度450米计算,新潭东西长应千米以上,可同时停泊上万艘船只。从五代到北宋,新潭被逐渐损毁荒废,至金后基本不存在。

新潭的开凿在通济渠修通近百年之后。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东都洛阳已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盛唐后,各国遣唐使经大运河到达洛阳:从西域运来的玉器、马匹、玻璃制品等,从洛阳源源不断地流向东南、东北边塞,甚至远达日本等国;从东方运来的大米、布帛、瓷器和珍珠等,又从洛阳被贩往西域。洛阳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商品集散地。

伫立见证

文峰塔见证脚下的城池变迁

古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战争时期,文峰塔多作为守城的瞭望哨或炮兵观察所等,虽历经战火,但未遭到太大的损坏,我们看到的文峰塔基本为清代复建时的模样。

文峰塔虽未大变,但其所处的老城区域,在民国后却经历数次城市规划的改变和城池的变迁。

民国初年(1912年),河洛道尹公署和洛阳县衙,均设在老城内。县下设区,分为九区,当时城关(老城)为中区,中区下分四保:西南隅、西北隅、东南隅、东北隅,各为一保。

北伐战争后,“豫西行政长官公署”设于老城,署下分县、县下分区,当时老城为一区。一区包括四关:西工、马坡、北窑、塔湾等地区。区下分镇,城关分为五个镇:文峰镇、安国镇、柳营镇、问礼镇和邙麓镇。镇下设保,保下分街。

1931年,“河南省第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老城。1932年,国民政府由南京迁洛,定洛阳为行都,国民政府设在今老城青年宫处,行政院设于今图书馆街。

1937年“七七事变”后,洛阳老城频遭日机轰炸,破坏严重。1938年,河南省政府迁洛,部分机构驻在老城。抗日战争时期,洛阳为一等县,县下设乡镇,乡镇下设保甲。这时的“保”和北伐战争后期的“保”有所不同,它属一级政权,管理行政事务,分管派款、派兵等,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洛阳解放前夕。

民国时期《洛阳县志》记载:民国28年(1939年)12月,“抗战日久,敌势内逼,当道为国防计,为疏散计,令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通令各县,城墙土基一律铲平”。不久后,洛阳老城的城墙全部被铲平,在原墙基础上修成环城马路。

1944年5月,日军侵占洛阳,城池被破坏殆尽。1946年,河南省第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在豫西各县调集民工10余万,重建洛阳城墙。1948年4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再克洛阳,洛阳市民主政府设于老城。

感谢老城区古城管委会对本文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厚重老城》《洛阳老城历史文化之初步调查研究》、市地方史志办公室“洛书网”资料库

讲述一座城的过去,让您更好地理解它的现在。晚报“城市档案”或从一组照片展现街巷民俗,或从一块青砖揭开彼时文明……我们长期面向社会征集民国以来,与洛阳有关的人物、事件等线索,如果您有相关文史资料,或您是事件亲历者或其亲友,均可拨打电话18903881906或18211938773与我们联系,我们共同探寻潜藏在岁月深处的洛城记忆。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