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样物件,现藏于洛阳唐艺金银器博物馆。
清代银香炉、香薰炉,造型别致,镂刻精巧,乃古时有钱人家常见的器物。
素面银香案,简约、大气,不是寻常人家所用。讲解员说,这素面银香案是仿照陕西法门寺地宫遗址出土的银香案制作的。法门寺是唐代皇家佛寺,那儿的香案自然也是皇家供佛专用。
香案是用来放置香炉、烛台的,多为长方形。过去人烧香供神、祭祖,会在牌位前放一张香案。
古人把皇帝捧得比天高,迎接天子也要焚香。明代的《琵琶记·一门旌奖》里说到御驾来临,“看街市上人乱纷纷,咱每只得忙前奔,备香案,接皇恩”,看把人慌的。
我国的焚香习俗起源颇早。上古先民采集芳香植物,焚烧以驱疫避秽。商周时期,河洛地区的君王用香汤沐浴净身,拿芳香果实祭神,祈求神赐福于民。
随着焚香从敬神需要发展为生活需要、审美需要,各种香具应运而生,日趋精细。
汉代人好用质感厚重的器皿焚香,铜炉、陶炉盛行,如精美绝伦的汉代博山炉。
唐代人好用贵金属造香具,像金香炉、银香案什么的。没办法,他们有钱嘛!
宋代的陶瓷香具简单大方,且易清洁,最为实用。
明清往后,各式香具各领风骚,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好香具要配好香料。
汉初的皇后崇尚俭朴,不轻易使用香料。
东汉时期,班超从洛阳出发,重新打通丝绸之路,西方香料被大批运往中原。隋唐往后,香料价格比较亲民,加上佛教、道教兴盛,信徒众多,香文化普及民间。
《香谱》记载,古人焚香所用并非线香,而是合香,包括各式香丸、香球、香饼、香粉等。焚香时须不断往香炉内添加各种配料,以保证香气持久。
图中的银香炉和香薰炉,显然是放合香的。
夜雨煮茶,红袖添香,快活似神仙。悦神,悦人,先得悦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