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万家团圆的日子,天没亮我便起床了。雨从头天开始下,不急不缓。
母亲离开我们整整十年了,我们一大家人要到坟上去祭拜。
坟地就在康河东岸。村里人去世了都会来这里,在地下毗邻而居。父母住在爷爷奶奶的脚头,往西是三爷二爷的墓地。
父母的地下小屋在路南约十米处,离路这么近,剩余的地已不多了。那年清明扫墓,从大城市回来的堂弟突然问,将来我们住哪儿?
父母的坟头被平掉了,这里成了庄稼地。玉蜀黍收罢,大型机械就在父母地下小屋的上边隆隆地过来又过去,一遍遍地平整土地,以备播种麦子,坟头便没了踪影。
好在,多年前,弟弟在那里栽了一棵柏树,枝叶苍翠。这棵树成了父母的化身。
我们没请先生做法事,没请大戏,也不立灶宴请亲戚朋友,单我们一大家子,来坟上告慰地下的二老。
雨还在下。怕踩踏了别人家犁好的田地,家人就一字排开,把纸扎传到坟前。纸扎是大姐小妹买来的,这是乡下的风俗,好让那边的二老过得舒适些。那边人也多,怕父母收不到,每件物品的正面都写着父母的姓名,如同邮件。
妹妹摆好供品,燃上香烛,从袋子里取出冥币、金银锡箔,准备点燃跪拜。这时,她对我说,哥,这袋子里有本书。
是有本书,是我特意放进去的。
那是我为自己,为家人,也是为父母写的一本书。我想在父母的坟前,将这本书连同那些纸扎一同烧掉,让父亲读给母亲听。
这个想法在我心底藏了许久。二十多岁时,每在报上发一篇小文,我都兴奋地拿给父亲看,收到退稿信,也拿给父亲看。父亲鼓励我,让我多读些书。父亲也有一些藏书,政治的、经济的、文学的,都拿来给我读。母亲不大识字,却会讲故事。冬夜里,我们围坐在火盆前,一边剥玉蜀黍,一边听母亲讲从外公那里听来的故事。我们从母亲那里学会了做人,传承了老人们的善良和朴实。在这本书即将出版的日子里,我很兴奋,常和朋友们开怀畅饮,醉了就哭,一遍遍地说,待书出版后,定要到坟上给父母一本,让老人见一见他们儿子写的文字……
父母很普通,和乡下千千万万的父母一样,平凡得如同路旁的两棵树,或者田间的一片庄稼,抑或遍野的青草。就是这样普通的父母,养育了我们兄弟姐妹几个。我们当中有戍边的,有做工的,有教书育人的,大家都传承了树的挺拔与伟岸,庄稼的憨厚与朴实,野草的青葱与芳香。是故,父母是伟大的,至少在我们心中是这样的。
雨还在下。
一家人都默不作声,看着我将书一页页撕下,慢慢撒到火里。书纸化成缕缕青烟,纸灰若蝶,翩翩几下,就被雨水打湿,落在坟头。
我给父母磕头,心里说,爹呀,娘呀,我们都过得很好,不用挂念。你们寂寞了,就读读儿子的书吧,书里记录着家人的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