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河洛评谭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7年10月17日 星期
■洛浦听风
小学生“课题研究” 一个有益的尝试
□冯保萍

【新闻背景】 苏轼诗词中哪个词出现频率最高;苏轼诗词中出现的景区哪个品牌价值更大;除了诗词以外,苏轼还有哪些成就;苏轼的“朋友圈”又是什么样的……“十一”长假过后,清华附小2012级4班的一篇微信文章“火”了。在这篇名为《当小学生遇见苏轼》的微信推送中,展示了这个班的小学生所作的几份有关苏轼的小课题报告。(据10月13日 央广网)

《当小学生遇见苏轼》于10月9日推送,截至目前除了“10万+”的点击量,还收获了近万个“赞”。

通过电脑程序运用大数据分析,对苏轼的3458首诗词进行研究,是这篇新闻的亮点。这样的研究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借此将探究式学习发扬光大,培养小学生的思辨表达及操作能力,值得思考。

无论是给不给低年级学生布置书面家庭作业,还是家长要不要给家庭作业签字,素质教育一直在争议中前行,小学生作“课题研究”,无疑是素质教育的另一个层面,值得鼓励。

教育家们发现,儿童的阅读能力与未来的学习成就有密切联系。学生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强,越有利于其各方面的学习。同时,利用大数据阅读,可以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孩子直接同古今中外大师对话,这样能更加满足孩子的阅读需求。

小学生“课题研究”,范围可以广一些,如有学者建议,农村孩子可以调查研究本村有多少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每年能不能见到父母,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帮扶等。这样的“课题研究”,能让孩子了解现实,培养其社会责任感,是教育的双赢。

从实际出发,从孩子感兴趣的“点”入手,这样的小学生“课题研究”,虽看起来并不“高大上”,却以启发式教育方式,通过查资料、问卷调查、分析、答辩等环节,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小学生不去死记硬背知识,有机会独立思考,有意思,有意义。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