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难得有一个不下雨的傍晚,洛邑古城文化旅游景区内,游客络绎不绝。在非遗天街二楼,彩塑非遗展示厅吸引了很多人,展示厅内的彩塑多出自一人之手,即河南省民间泥塑面塑大师、洛阳“泥人李”李明甫。
有游人想仔细看看彩塑《洛神》,李明甫便站在凳子上,把它从高台上端下来。“哟,这么轻,还以为很重呢。”对方十分惊讶。“用彩泥做的。”李明甫笑道。
1 将祖传技艺传给大众
彩泥,这些年一直是网上热销的儿童益智类玩具之一,李明甫觉得它很好用,又轻又软、色彩丰富、不粘手、易风干,因此,这个不断创新彩塑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创作了一大批彩泥塑像,还用彩泥来教零基础的学生。
15日上午,在涧西区兴隆花园社区的文化活动室里,时不时有学生带着作品来向李明甫求教。
韩建设从七里河赶来,他跟着李明甫学彩塑有几个月了,刚做了一个老道士,来“交作业”。老师耐心指导:“脸部捏得很好,一看就是个老头儿,就是衣服上的褶皱太少,还得再弄些纹路……”
李明甫教韩建设,不仅不收费,还提供材料。像这样的学生,李明甫收了不少。每年寒暑假,他还免费教小孩子,连续六年教了上百个学生。
韩建设走了没多久,66岁的武小环带着“作业”——孙悟空和两个蛋壳娃娃来了。她家可不近,在道北,坐公交车来得倒一趟车,但她“就是喜欢”。
文化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守护神,作为河南省第四批非遗传承人,李明甫不仅要做李氏彩塑技艺的守护神,将自己的女儿、女婿、外孙女都培养成优秀的传承人,还做大力推广的工作,将祖传技艺传给大众,使彩塑技艺的生命力更加旺盛、持久。
2 李氏彩塑第十九代传人
李明甫的手艺,是从父亲那儿学来的。在他之前,这门手艺已经在李氏家族传承了400多年。1960年冬季,李明甫在郏县(今属平顶山市)出生,李氏彩塑从此有了第十九代传人。
“一天傍晚,吃罢饭,父亲往桌子上放了一只泥塑小狗,咦——那只小狗可真好看。”李明甫说,“等后来自己也带了学生,教了小孩子,我才知道父亲的用意——兴趣是最重要的。”
李明甫显然对彩塑有着强烈的兴趣,自从看了那只泥狗,他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彩塑技艺。那时候,他家有一栋二层小楼,他住在二楼,常常整天在楼上做彩塑。“有事叫他下楼,每次叫他,他都是先往厕所冲,快憋死了,好像不叫都不知道上厕所。”母亲常常拿这个当笑话,讲给别人听。
“有人待在屋里时间长了会嫌闷,我不会,我在屋里做彩塑,一个星期不跟人说话都不着急。”连李明甫自己都觉得,他有传承这一技艺的天分。
“除了天分,环境的熏陶也必不可少,因为家里有这样的气氛,我的女儿、女婿、外孙女,彩塑越做越好。”他说。
3 45万元订单
“1985年,河南省在郑州举办人才交流会,在报纸上登了消息,父亲让我去试试。”24岁的李明甫扛着四件作品,坐上长途汽车,到了省会。
“我到晚了,都没位置了,就在一根立柱边铺了块布,把我的四件作品摆开。”结果,有13家单位要招聘李明甫。李明甫说:“我的父母和岳父岳母都觉得,我搞的是和文化有关的事,而洛阳是个有文化的地方,我应该到洛阳去。”
很快,他就在洛阳创造了一个奇迹。
当时,李明甫在七里河的工艺美术研究所做工艺美术师,1985年夏天,所长给了他七张图,要求他在七天之内创作出七件作品,包括仿古陶俑、陶鸡、陶马等。
“盯着看未必能出活儿,你回家吧,七天之内交工就行。要是你办不到,那这份订单就泡汤了。”带着所长寄予的“奢望”,李明甫回家埋头苦干。
“那会儿我一个人在洛阳租房住,房东见我天天夜里不熄灯,开玩笑地问我是不是开夜店了。”李明甫几乎一天只睡两个小时,终于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凭借李明甫的这份“作业”,研究所在1985年的广交会上拿到了来自新加坡的一份45万元的订单,为此,“单位放假两天,大家还去旋宫大厦吃饭庆祝”。当时,李明甫的妻子王萍也被请来参加庆功宴,她到现在还记得:“我进去的时候,大家站成两排,鼓掌欢迎,他们太高兴了。”
因为这个奇迹,1985年9月25日,李明甫被洛阳市政府授予“洛阳市建设社会主义青年积极分子”荣誉称号,那张对折起来不足巴掌大的证书,至今仍被他珍藏着。即使后来的获奖证书、荣誉证书多得数不清,这张证书依然是他心中的“第一”。
4 立志打造“洛阳名牌”
单位还没分房子时,李明甫一家住在妻子工作的涧西区委办的幼儿园里,幼儿园的门岗是个老头儿,人挺好,李明甫就给他捏了个像,放在他的桌子上。
那是1997年的一天,涧西区教育局的一位领导偶然看到这个泥人,十分惊讶,就问是谁做的。不久,李明甫被调进涧西区教育局,负责培训幼儿园教师。
这期间,李明甫还参加过拥军活动,到部队教泥塑技艺。“这正是我所希望的,我的技艺是祖传的,但我希望毫无保留地把技艺传给大众。”
当时,李明甫带的学生到郑州参加全省比赛,每次都能包揽前三名。因此,即使后来到洛阳市文化馆专业搞创作,他依然戒不掉“好为人师”的“毛病”,带了好多学生,而且基本上是公益的。
李明甫敢于创新,开辟了彩塑技艺的新路子——将抽象元素加入彩塑形象。他将彩塑做成玻璃钢、陶、三彩、青铜、钧瓷等不同材质的,改变单一的泥塑表现形态。他甚至用三万根火柴棒塑了卢舍那头像!
虽然形式常新,李明甫最关注的题材却总是“老套”的,他爱传统文化,他手下的艺术形象常常是传统的艺术形象,在洛邑古城的彩塑非遗展示厅里,你能看到卢舍那、洛神、洛阳牡丹、洛阳水席、洛阳正骨、河洛大鼓……
“还有一大堆跟洛阳有关的题材,在排着队等我呢。”李明甫希望能把彩塑打造成“洛阳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