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下午,洛报集团小记者俱乐部与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举办的“小记者考古文化之旅”第三期活动——《考古话三国》主题讲座成功举行。70多名小记者在家长的陪同下,聆听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博馆员王咸秋老师讲三国历史,进入神秘的考古世界。
旁征博引话三国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王老师引用《三国演义》的开篇语,将小记者和家长们带入了那个战乱频繁、英雄辈出的年代。王老师从大家耳熟能详的“桃园三结义、草船借箭、空城计”等三国典故说起,介绍了正史中对三国这一历史时期的界定、洛阳与三国的联系。说到“千里驹”曹休时,王老师分别从《三国演义》中的曹休、正史中的曹休等多角度出发,旁征博引地为大家勾勒出一个形象丰满、真实立体的英雄人物。在讲座现场,不仅是小记者,连家长也听得专心致志,听到关键处,大家还拿起手机将王老师的多媒体课件拍下来。
借三国大墓讲考古
随后,王老师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为大家讲述了曹休墓、万安山西朱村曹魏大墓的发掘过程,还展示了大量在考古一线拍摄的照片:能清晰地看到前室、后室的曹休墓的实景图、工作人员拿着洛阳铲钻探的场景、考古工作人员水洗墓室填土的照片……这些照片为大家揭开了考古的神秘面纱,也让小记者们大开眼界。
“考古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是大家所说的挖。我们需要绘制各种各样的图表,做好现场的保护工作,后期还要对出土文物进行修复,查阅大量的资料,结合长久以来考古发现的规律,对所发现遗址进行年代认定。”在为小记者们介绍考古工作时,王老师如是说。
互动问答收获多
互动问答环节作为此次讲座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样精彩万分。“王老师,考古分为几个步骤?”“除了出土的曹休印章,还有哪些证据可以证明这个墓是曹休的?”小记者们大胆提问,王老师一一耐心解答。
在互动问答中,小记者们知道了考古大致可以分为调查、勘探、发掘三个步骤;知道了洛阳铲对考古前期的勘探工作帮助非常大;知道了一项考古工作少则需要一年,多则要数十年才能完成;知道了魏晋时期是中国帝陵制度发生转折的时期;知道了“不树不封”的薄葬理念始于曹操,在曹丕时以制度确立,在曹叡及后来的西晋时期得以延续。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小记者考古文化之旅”系列活动将精彩继续,喜欢历史,想了解考古知识、开阔眼界的小记者,千万别错过后续的活动哦。
(李琳/文 袁依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