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3版:文化洛阳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7年11月2日 星期
阎连科为《牡丹》书写贺词:六十年的过去,六十年的未来
谁非过客?
花是主人!

□记者 杨文静 文/图

集体诗朗诵

▲阎连科给《牡丹》写的贺词

▲《牡丹》创刊六十周年朗诵音乐会在市文化馆举行


10月29日下午,浓浓的秋意在黄叶上晕开,阳光的热度正好中和了秋风的凉,蓝天下的秋景美极了。

一个个“牡丹人”,却对这绝美的秋景无丝毫留恋,他们迈着喜悦的步子,走进洛阳市文化馆。二楼剧场里虽然光线很暗,却美得难以描述,《牡丹》文学杂志创刊六十周年朗诵音乐会在此举行。

数十位洛阳朗诵圈里的腕儿,和上百个与《牡丹》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欢聚一堂,以经典文学作品朗诵音乐会的形式,共同庆贺《牡丹》创刊六十周年。

开场致辞,《牡丹》杂志社社长杨晓红为这场活动“揭幕”——回顾“牡丹”花开的历程,感受“牡丹”花开的喜悦。

这是一场“牡丹人”的狂欢。

他们是在狂欢,但他们是深沉与优雅的。那喜悦的情绪,好似一朵红牡丹,红到发紫,热烈地绽放,但依然内敛。

1 文学桥

“南伫津桥岸,西望北邙山。九朝烟雨,铁马金粉付闲谈。曾忆洛阳纸贵,又有缪斯新唱,传世必可观。描绘新天地,纪胜仗此刊。六十载,关山越,起征帆。灯下兀兀白首,冷眼对波澜。唯借梦中彩笔,寄意奇章佳句,妙手写清欢。恐被东君误,独坐看牡丹。”①

在洛阳,爱文学,要看《牡丹》。

《牡丹》是桥。

“说到桥,我们都感到熟悉和亲切。桥是路的延伸,桥是船的发展。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文学的历史,几乎和桥的历史一样久远……文学在我们和当代世界之间架起了一个特殊的通道,所以我们把文学也视为桥梁,一座文学桥,一座精神上的桥。文学工作者,理应成为‘架桥者’,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信任之桥、互助友爱之桥,那是心灵上的和谐之桥。在文学与社会之桥上,《牡丹》将与你携手同行……”②

2 文学路

值得庆幸的是,洛阳有《牡丹》这座文学桥,那些在“桥”上走来走去、临水吟诗作赋的人,是一个个发自内心甚至从骨子里敬畏文字的“牡丹人”。

“世上,唯文字写作这条路(或叫文学路)难走,沟坎尤多,或者说它根本不是一条路,因此也最具魅力。然而,文学又像恋爱,你一旦爱上它,就会深入骨髓,让你哭,让你笑,让你梦,神魂颠倒,如痴如醉,很难摆脱……文学因是心灵的、精神的,它一钱不值,却又价值连城。文学使我的灵魂得以净化,使我的心灵得以舒展,虽然寂寞清贫,却能干干净净地活在人世。”③

1957年1月,《牡丹》文学杂志创刊,栉风沐雨,已六十载。

20世纪80年代,《牡丹》步入辉煌期,发行量一度破百万,一举奠定了它在文学界和期刊界的地位。

及至今天,《牡丹》依然坚持纯粹的严肃文学办刊思路,品位高雅,文学活动异彩纷呈。

那些从《牡丹》迈出“文学路上第一步”的人,那些从《牡丹》走上文坛的“牡丹人”,无不怀揣着一个璞玉般温润、宝石般璀璨的文学梦。即便已至耄耋之年,他们的文学梦依然年轻。

3 文学梦

“文学青睐青年。年轻人好做文学梦……文学怕‘老’,文学永远年轻。做文学梦的人会老,而梦总是年轻的。每个文学梦都是一幅绚丽的蓝图、精彩的画卷。文学需要大作家,文学造就大作家。大作家不可多得,即使能称得上著名作家的,也只能是少数。对于绝大多数做文学梦的人来说,过程比结局更重要。基于此,《牡丹》应当甘作人梯,为一代文学新人铺路,培养他们的文学梦。我倒主张《牡丹》不必急于追求高级阶段、第三种境界。最好永远年轻!同广大文学青年共处‘合群时期’,一起‘望尽天涯路’,做年轻的梦,做年轻的文学梦!”④

扶持青年作家是《牡丹》一直坚持的办刊理念之一。六十年来,《牡丹》在推介青年作家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在朗诵音乐会上,有两名90后作家,一个叫王麦顶,一个叫苏恺明。

上网一搜,王麦顶的简介一大堆,光作品名字就有一串,比如长篇小说《上海一九三七》《大清御厨》《替嫁丫鬟》,短篇小说《滚滚红尘》《春日迟迟》《红蔷白薇》《灰姑娘的水晶鞋》《民国老上海往事》等。这姑娘是从网络上红起来的,在2014年的最后一天,她成了一个“牡丹人”,进入“牡丹”这个大家庭,从线上来到线下——文学创作的世界变得更广阔了。

苏恺明在《意林》杂志做编辑,此次专程从北京来洛参加《牡丹》创刊六十周年纪念活动,他说:“我是回来感恩的,感谢洛阳!感谢《牡丹》!”

苏恺明曾在洛阳上大学,那时,他心中有文学梦,想走文学这条路。“梦想像花,没有土壤,没有水,花就无法绽放。”他很庆幸,《牡丹》给了他梦想绽放的机会,“我要把自己打磨成一块精致的石头,为文学这座宫殿添砖加瓦,为《牡丹》锦上添花”。

用心捧新秀的《牡丹》,也深受名家的青睐,名家新作不断在《牡丹》上发表。陈红涛朗诵的《我所欠父亲的债务》,让在场的“牡丹人”感动不已,许多人流下了眼泪。这篇散文发表于《牡丹》2001年第1期,作者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阎连科。

今年夏天,阎连科为《牡丹》创刊六十周年发来贺词:“六十年的过去,六十年的未来。”

花开六十年。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醉心文学一甲子,牡丹花开六十年。删繁就简勤磨砺,推陈出新勇攀登;不忘初心长坚守,勇于开拓向未来!”⑤

谁非过客?“花”是主人!愿《牡丹》常开,与你我常相伴。

注释:

①《水调歌头·独坐看牡丹》,作者王小朋,《牡丹》主编。

②节选自《牡丹》2007年卷首语《桥—文学—社会》,作者梅意辛,《牡丹》原主编。

③节选自散文《敬畏文字》,发表于《牡丹》2008年第2期,作者马新朝(1953—2016),诗人、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河南省作协原副主席。

④节选自《年轻的梦》,发表于《牡丹》1997年第4期,作者黄秉忠,《牡丹》原主编、《洛阳日报》原副总编。

⑤朗诵诗《花开六十年》,作者梅意辛,《牡丹》原主编。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