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年最辛苦,秋冬来进补。”霜降后气温持续走低,进补话题引起不少市民的关注。细心的您也许会发现,一种看似“土里土气”的进补产品,在我市持续受宠,它就是三七。
“三七到底是种什么样的植物?”“市场上卖的都是正宗文山三七吗?”读者的咨询电话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解答读者疑问,让更多的人了解三七,本报记者近日赶赴三七原产地——云南文山,进行了实地探访,今起陆续刊发相关报道。敬请关注。
□特派记者 李新伟 文/图
当洛城郊外已是满树红叶、秋景醉人的时候,1000多公里外的云南文山依然绿意盎然、温暖如春。近日,当记者抵达文山时,厚外套换成了薄单衣,带着读者的重托,一场寻找道地三七之旅旋即展开。
1 沿线大棚添神秘,神奇传说入耳来
三七一直是养生中药材的大热选项,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清代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
文山盛产三七,是三七的原产地,历来有“三七之乡”的美誉。文山常年平均气温在20℃左右,海拔1000米到2000米,从自然条件上可满足三七对于光照、湿度、温度、土壤酸碱度等一系列极为苛刻的条件。
我们要探访的第一站,是这里的马塘镇。
乘坐客车途中,沿线两边的山坡上不时会闪过一些黑色的大棚,面积大小不一,分布也不均匀,这些棚子是干啥用的?一名当地乘客告诉我们,棚子下面种的正是三七!
三七为何种在棚子里?这些棚子为何东一块、西一块分布?为什么不连片种呢?一个个疑问萦绕在我们心头。
疑问归疑问,美丽的传说不容错过。一位当地居民告诉我们,有关三七名字由来的传说有很多,基本都跟三七治病的功效有关。其中一个传说是一位仙子来到人间教人们种地,有一天,眼看一只黑熊就要袭击到她,一位名叫卡相的苗族青年一箭射死了黑熊。卡相家里很穷,母亲患病多年。仙子为报救命之恩,便提示卡相找到一种草药,不仅治好了他母亲的病,还救治了许多乡亲。当地百姓道谢时询问这是什么药,仙子说:“大家拿一株数数看,枝有几枝,叶有几片?”大家一数,枝有三枝,叶有七片。从此,这种药材以“三七”的名称流传开来。
2 一块地上育一茬,十年莫想再种它
下午,我们赶到马塘镇,走过一段曲折的山坡路,一排种植三七的棚子出现在眼前。走近一看,棚子的上方是黑色网状织物,可透光、透气,棚子下方松软的红土地上,一畦畦整齐生长的三七苗有20厘米左右高。“这些苗已经长了两年,明年就可以收三七了。”周建红说。
今年50岁的周建红是当地三七种植大户,现在是她最忙碌的时候,既要和家人一起晾晒、分拣、销售已经收获的三七,又要抽出一些时间照看地里正在生长的三七苗。在她的讲解下,我们的疑问终于有了答案,原来,成功收获一茬三七,真的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先说为什么要搭棚。三七生长既怕冷又怕热,太低或太高的气温都不适于它的生长,它更顶不住太阳的暴晒,这时候棚子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
再说三七的生长过程。三七苗生长1年后,需要移栽到其他田地,再生长两年左右才能收获三七。算下来一棵三七的生长周期是3年。
最后一条可能更令您吃惊,三七对土壤的要求太高了:一块地如果当年采挖了三七,起码今后10年内这里都不能再种植三七,只能改种玉米等其他庄稼。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三七大棚没有连成片的原因——周围的田地已经种过三七了。
3 一根一须皆有用,三七全身都是宝
在周建红家院子的空地上,晾晒着收获的三七,主根、支根及更细小的须根都被整理好分开摆放,空地上几乎看不到散落的须根。“三七全身都是宝,没有一样是可以丢弃的。”周建红说。
因为三七生长周期长、种植难度大,当地的种植户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上面,对这些“宝贝”有着很深的感情。每次把三七晾晒好后,人们开始用小称一点点来称三七的头数。所谓三七头数,指的是每500克中包含几个同等重量的三七。通常个头越大的三七皂苷(gān)含量越高,养生价值高,也能卖个好价钱。有的种植户如果收成不错,还会邀请亲戚朋友喝上一杯,共享丰收之乐。
相关链接
为什么三七会有不同颜色?
三七表皮颜色各有不同,大致可分为红色、黑色、黄色、灰色4种。这与种植三七的土壤颜色有关,不同颜色的土壤种出来的三七表皮颜色会不一样。
如果您想了解有关三七的更多资讯,可拨打电话13783106036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