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是农家子弟却有“御史之才”
翻开老旧残缺的张氏族谱,张文为5个儿子起的名字赫然在目,自长至幼分别为轟(hōng,即轰)、磊、森、焱(yàn)、淼,全是三叠字,独特又好记。
张文是读书人,其子孙也大多有功名在身,但在他父亲那一辈,张家“举族失学”,以务农为生。
据族谱记载,张家祖籍安徽,始祖为张安一。后因二世祖张玉林调任河南卫,才举家迁居洛阳西关。到张文的父亲张旺时,张家又搬到“洛阳城南六十里”的瓦窑沟,置了一些田产。
张旺精通武艺,性极刚猛。他娶妻郑氏,并于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生下儿子张文。为了改变家族命运,他让张文到邻村念书。张文7岁起就“日诵千言”,年纪稍长又到洛阳求学,对易理钻研得尤其透彻。
明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32岁的张文考中进士。这一榜的状元叫王华,是著名理学家王阳明的父亲。当然,此时的王阳明年纪还小。
明宪宗朱见深还不知道,自己看似平静的后宫中,正在酝酿一场废立太子的风波。
朱见深是明英宗朱祁镇的儿子,幼年历经坎坷。他登基后,将比自己大17岁的保姆万贞儿封为贵妃,宠冠后宫。万贵妃见不得别的嫔妃怀孕,因此明宪宗的皇子大多夭折,只有纪淑妃所生一子躲过毒手,被秘密养大。
得知自己尚有皇子在世,明宪宗喜出望外,为其取名朱祐樘(chēng),并将其立为太子。万贵妃不肯罢休,害死了纪淑妃,并逼皇帝废掉太子。恰遇泰山地震,明宪宗怕惹怒上天,没敢动太子的地位。公元1487年正月,急怒攻心的万贵妃暴病身亡,明宪宗悲痛欲绝,说:“贵妃一死,朕命亦不久矣!”几个月后,他也追随万贵妃而去,年仅41岁。
在明宪宗忙于家务事的这段时间里,初入仕途的张文通过了“试用期”,并因督建工程被赞有“御史之才”。随后,他被调到山西大同任管粮官,三年后上司考核,称他“内直外方,学勤才敏”,再调任信阳县推官。在基层工作的历练中,张文积累了丰富的从政经验。
2 慧眼识李梦阳,成就一代名臣
明宪宗驾崩后,18岁的明孝宗朱祐樘继位,改元弘治。他为人宽厚,励精图治,是历史上有名的好皇帝。如果说他有什么缺点的话,那就是对妻子张皇后太宠爱了。
后来,这个缺点又因李梦阳而加倍放大。其前因后果,还是从张文慧眼识珠,拔李梦阳为解元说起吧。
公元1492年八月,张文出任陕西巡按监察御史,兼任监临官主持乡试。20岁的考生李梦阳“才思雄鸷”,考官却因其标新立异而不予录取。
张文看了李梦阳的试卷,认为这是一位难得的人才。他力排众议,将李梦阳从落榜生拔为第一名(即解元),改变了李梦阳的命运。第二年,李梦阳又进士及第,后来名重朝廷。
在文坛上,李梦阳更是才名远播。他反对当时流行的馆阁体,极力提倡复古,即“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是明代文坛“前七子”之首,对后世影响很大。
明孝宗也爱李梦阳的才华,但李梦阳看不惯皇帝宠得张皇后一家无法无天,忍不住提意见。有人借机挑拨,说张皇后很生气,要重重地治李梦阳的罪。明孝宗不同意,说:“我知道你们想除掉李梦阳,但我怎么会杀掉直臣而让你们称心呢?”
性格刚硬的李梦阳也不示弱。一天路遇张皇后的弟弟张鹤龄,他破口大骂还不解气,又用马棰打掉对方的两颗牙齿,张鹤龄也没敢报复。倒是明孝宗为了双方和解,费了不少心思。
公元1505年,明孝宗在为北方旱灾祈雨时偶感风寒,竟致不治,年仅36岁。临终,他将15岁的太子朱厚照托付给大臣,希望他们能“辅佐他做个好人”。
朱厚照倒是够得上“好人”的标准,只是因为他宠信的宦官刘瑾擅权,改写了张文和李梦阳等人的命运。
3 官场起起落落,晚年致仕返乡
朱厚照即明武宗(也称正德皇帝),自幼被明孝宗和张皇后视为掌上明珠,十分贪玩。他登基之初,便被以宦官刘瑾为首的“八虎”引上邪道,终日耽于玩乐,几乎不理朝政。
正直的大臣们忧心如焚,李梦阳更是上书揭发刘瑾之罪,差点儿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多亏同僚极力营救,他才得以死里逃生。后来,历经宦海浮沉的李梦阳心灰意冷,不愿再入官场,只在家悠然度日,直到58岁时去世。
当时,很多大臣为了自保,不得已攀附刘瑾,张文却始终不与刘瑾来往,连对方的书信也不回复,因此难免受到打击。后来,张文借为父母守孝之机,干脆回到洛阳,“结会耆英,优游暇日”。
不过,张文没能彻底闲下来。在同僚们的力劝下,他又当了将近一年的魏县(今河北魏州)知县,然后升任山西平阳府同知、山西按察司佥事等。这又遭到刘瑾的嫉恨,公元1509年,他以“先皆任两浙巡盐御史,负盐课赔银迟慢故”为借口,将张文罢黜。
次年,刘瑾势败被诛,张文又被起用。不过,此时他已60多岁,只想回到故土,享受清闲的晚年时光。
在族谱中,他的次子张磊记述了张文的退休生活:“复入乡社,课子耕书,公衙非请召不到。”“老而疾,手不释卷,仍为伊阳陈知县作古文以道平生。”
公元1516年五月,67岁的张文偶患风痰,医治无效,当年十月病逝,葬于瓦窑沟祖茔,在今天的伊川县鸦岭乡张庄村南,人称“御史坟”。
张庄村的张氏后人保存有张文母亲的墓志,上刻《明封监察御史张公太孺人郑氏墓志铭》,是在瓦窑沟祖茔出土的。张文的墓志为河南知府刘思贤撰文,墓志铭被收录在龙门张沟村的张氏族谱中。正是根据这些史料,我们得以了解这位监察御史内直外方的一生。 (本系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