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果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好的孤独》沿袭了陈果一贯的写作风格,其中有很多看似具有颠覆性,其实逻辑清晰的言论,比如“孤独是好的”。在人人都害怕孤独、讨厌孤独的情况下,陈果提出“孤独中藏有巨大的精神力量,找到它你就可以脱胎换骨”的观点,以此来帮助人们正确地面对孤独、与孤独为伴。
【试读】 孤独时,我们才会和自己对话
孤独是自得其乐的独处,是自成体系的完整。就像一个小女孩在嘈杂的房间的一角静静地折纸、画画、凝视着鱼缸中的小鱼,心无杂念,旁若无人,那是一种将散轶于外部事物之中的眼光引回内心世界的专心致志,那是一份心境平和的自给自足。
孤独源于精神的自由自在,即使身处闹市、被人群包围,也依旧如急流中的一块浮木、沙漠中的一位托钵僧,穿行于人世,心无纤尘。当你沉入自我并享受孤独时,人群在你眼中自动隐退,因为喧嚣已从你心中淡出,或者说,你已从喧嚣中淡出。
孤独不是一种姿态,而是一种心境。“重要的不是离群索居,而是独立思想”。不必刻意寻找一个偏僻的角落,从而隐居于孤寂之中。孤独本就是自我心灵的诗意栖居,环境固然有一定的激发作用,却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孤独是在闹市中“心远地自偏”的出离。
孤独很多时候的表现形式是沉默,但沉默不足以代表孤独,孤独与任何可见可闻的形式无关。有些年轻人用抽烟来制造烟雾包裹中的寂寥,或者借酒来玩弄醉意中的寂寞,或者走颓废路线来表露自己的与众不同,这是一种摆酷,或是一种造作,只是对想象中的孤独的描摹,是流于表面的装扮,是看似冷寂的面具之下一颗急欲引人注意的虚荣心在作祟,而不是真正的孤独者的风范。孤独源于思想的充沛饱满,是思想自发的精神流浪。
孤独不是人类刻意自我培养、自我要求、自我改造,不是人类文明的产物,而是自然最古老的真相,是万物的本来面目。人在离开母体之后,一直是孤独的,我们的皮肤隔开了我们与外界,我们孤单地蜷缩在自我的皮囊之中。传说中神是孤独的,正因为如此,他造出人来和自己做伴;真理是孤独的,正因为如此,能与之亲近的人永远是极少数。我们所居住的这个热闹的地球是孤独的,在广袤的宇宙中,它不过是一个孤独的蓝色的小点,淹没在无边的静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