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李女士遇到一件苦恼的事儿:今年中考后,她让女儿上了某校国际班,为高中出国留学做准备,但女儿上了两个月后,因为不想出国,想转入普通班学习。李女士认为女儿辜负了自己的一片苦心,女儿认为母亲不了解自己的想法,母女争执不休,都很委屈。
中学阶段,到底该不该出国留学?
(本期主持:冯保萍)
观点一:中学生出国留学益处良多
□董灵超
中学生出国留学有许多好处。首先,青少年时期是奠定语言基础和人生观、世界观的关口,这个时段,有条件的学生去国外接受教育,能开阔心胸,拓宽眼界,对于他们的人生格局与性格养成大有益处;其次,对于他们的语言力、行动力、知识结构的坚实与丰富也非常有帮助。
1872年,我国第一批赴美留学生的出现,印证了留学无论对于个人成长还是国家发展都举足轻重,著名工程师詹天佑即是这批赴美留学儿童中的一员。他们的留学时间虽短,却把国外先进技术和开明思想带回中国,对中国建设做出很大贡献。
现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中学生留学十分寻常。出国留学这种教育模式,无疑更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探索过程中及时调整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利于在自主选择中,发现和定位自我发展方向和人生价值,使个体得以良好发展,有助于社会的人文与科学建设。
时下,中国大学教育开启了校际、校企之间交互培养大学生的尝试,大学内部更是放开学生自选和自调专业力度,这些举措是教育部为打破教育专管专控的局面,使教育能更为灵活地培养优秀人才推出的。
因此,在条件允许情况下,中学生出国留学的思路与教育部对教育的透明、开放导向一致,从长远的文化、社会、国家建设看,中学生出国留学益处良多,应该鼓励,但从教育的多层次、多维度看,要注意兼顾客观条件和适度比例。
观点二:中学生出国留学仍需谨慎
□冯保萍
中学生身心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此时出国留学,仍需谨慎。
就教育而言,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学阶段正是充分学习、吸收、体验传统文化的良机,如果这时离开“母体文化”,会造成“母体文化”学习的断层,对学生的传统知识系统性学习不利。
于心理而言,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完善阶段,需要父母的陪伴和与同龄人的相处,相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更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建设。如果突然到一个陌生的国家,学生心理发育会出现断层,心理上不适应,则会影响学习效果。
与学习知识相比,身心发育的健康更重要,在学生心理发育阶段,充分学习感知“母体文化”,能健全学生的精神、性格,培养学生成熟稳定的人生价值观。另外,目前国内的教育系统日益完善,想进一步学习、深造专业知识,可以等大学毕业后,由学生自己决定是否出国留学。
从目前留学回国者求职的现状可以看出,与国内大学毕业生相比,留学生由于国情教育断层,有些海归除了语言,就业优势并不明显。目前中国经济、文化发展迅速,可谓日新月异,离开这个发展大舞台,也是一种损失。
因此,对于中学生出国留学,家长应该慎重对待,撇开经济因素,家长应多注意孩子的学业攻读方向,不攀比性出国,待孩子心理成熟、生活技能完善后,再由孩子自己决定是否出国学习,是比较现实和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