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快消工业产品充斥市场的年代,却有一些人依然坚守着原来的劳作方式。手工打造的柳木太师椅、木质坐笸(pǒ)、几十年也坐不坏的木椅马扎,这些手工物件是不是勾起你儿时的记忆?孟津下古村71岁的王寿山就是亲手打造它们的老手艺人。在洛阳各地的乡村集市上,常能看见王寿山和他的作品。
满手的老茧、硬朗的身板,展示着王寿山六十年的木工生涯。王寿山家的院子里处处摆放着木料,以柳木为主。“我平常做的大多是家常的椅子板凳之类,用的也都是家常的柳木,生长在黄河边的笨柳木比普通柳木好很多,又牢固又有韧性,做椅子啥的很适合。”王寿山说。
王寿山在家里后院搭建了木工工作室,各类工具家伙什儿一应俱全。无论刮风下雨,王寿山都爱在这里鼓捣。由于用料扎实、做工细致,王寿山的家具深得人们喜爱,村里人几乎都用过他制作的木家具,有的家具甚至已经相传数代。20世纪70年代末,王寿山带着椅子进城换钱,那时椅子经常被一“抢”而光,最多时一天卖出去过150把木椅子。换了钱就去买上几根木料椽子带回家。日积月累,他终于在村子里率先盖起了几间气派的大瓦房。
在王寿山看来,木工活不仅仅是营生,更是一门艺术,是他一辈子的爱好。“现在不靠这个也能好好过日子,但是干了一辈子,丢不下了,几天不摸摸刨子,浑身不自在。”老人说,木工活的艺术,这辈子也研究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