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新华社杭州11月22日电
针对白血病患儿救命药“巯嘌呤片”短缺一事,记者22日获悉,浙江浙北药业有限公司加急生产的15000瓶“巯嘌呤片”已从浙江省德清县发货,约一周后可供应到全国各医药公司和医院。
15000瓶“巯嘌呤片”
已发往全国各地
据悉,“巯嘌呤片”是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必备药。如果在维持期治疗内停止服用这一药物,将大大影响患儿的长期生存效果。浙江浙北药业有限公司是目前全国唯一正在生产“巯嘌呤片”的制药公司。公司副总经理谈国军说,“巯嘌呤片”因其特殊的药理作用,根据新的GMP要求,需要在独立的生产车间生产,浙江浙北药业在新建车间阶段内暂时停止了该品种的生产。11月17日,公司顺利拿到了由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局颁发的药品GMP证书。21日晚,浙江浙北药业生产的15000瓶“巯嘌呤片”全部完成装车,发往全国各地。
130种急需短缺药品
进入监测清单
今年6月,卫生计生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提出,建立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分级联动应对机制,实行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分类精准施策。有关负责人表示,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鱼精蛋白”“丝裂霉素”等130种临床急需短缺药品均已列入清单管理。
“此次‘巯嘌呤片’出现短缺后能够迅速恢复市场供应,源于短缺药品监测网络的逐步建立完善。”卫生计生委药政司副司长张锋说,按照有关要求,卫生计生部门近两年建立的短缺药品监测网络前期已监测到“巯嘌呤片”的短缺风险预警,从8月起就通过加快相关企业GMP认证等措施进行应对。而按照药品生产流通的一般规律,若无预警监测,恢复供应还需要半年左右。
27种短缺药品将“补货”
到2020年,我国将构建短缺药品信息收集、汇总分析、部门协调、分级应对、行业引导“五位一体”工作格局,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制度。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牛正乾指出,药品是特殊商品,对病人属于“刚需”。完全靠市场,药品生产成本上涨,利润空间下降,药企不愿意生产,价格低、用量小的药品就容易短缺。
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曾益新表示,在市场之手失灵的情况下,政府“托底”搭建信息沟通的平台将发挥好“协调员”的作用。据了解,卫生计生委、食药监总局等多部门将从22日起,针对“氨苯砜”等清单上27种短缺药品,集中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会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