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衔春时,生产队的地分了。
回到家,妻子扳着指头说:“南岭地薄适合种红薯;北山地势高,种花肯定中;东洼是垆土,垆土拔籽,咱种小麦……”一块块,一项项,妻子筹划未来时,好像她的眼前就是活蹦乱跳的小麦、红薯,脸上一圈一圈地漾出笑容。
多少年了,妻子做梦都想在自家地里施展“十八般武艺”。
地分下来的第二天,妻子猴急地下了地。那高岗地呈三角形,地势西高东低,油土仅有四指厚,下面净是石头,夏天雨水猛,石头就会裸露出来。地分到妻子名下时,有人担心:“那是块呱呱鸡不窝的地儿,种啥啥不收。”妻子一脸不服气:“戏无赖戏,地无赖地,俺不信!”“要想这块地打粮,就得给它‘治病’‘动手术’。”妻说。她用锨铲开表面的油土,尔后两脚站稳,抡起两齿公式头,双臂使劲,一公式头,两公式头……石头怯了,乖乖地“跑”出来。弄出一大片后,再把油土回填。妻子给这“手术”起了个名字叫“开膛破肚”。那些日子,一家人天天在地里忙乎。天道酬勤,这块地也真长脸,种棉花,花朵稠;种红薯,红薯多。原来不看好这块地的人也说:“真是能,这等地也会生金豆豆。”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自打分了地,妻子就着魔似的找肥料,猪粪、牛粪、鸡粪,还有拆旧房的老墙土,她都一股脑儿地运到地里。我劝她:“农家肥不够,咱就上化肥!”妻子经验满满:“上化肥越多,地就越板结,地实了,种啥啥不收!”生产队那会儿,地多肥少,就靠化肥“轰”,“轰”来“轰”去,结果地板结得越来越厉害。我信妻的话,也全力以赴配合她。
清明还没耍够,谷雨就进了门。中午饭刚撂下碗,妻挑着水担子就下了地。刨坑、插秧、浇水、盖土,待最后一棵红薯苗栽进地里,妻才舒展了一下酸困的腰,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一个夜晚的工夫,红薯苗就挺起腰,打起了精神。潜伏在地下的草籽,也趁机拱出地面。
“大锅饭”那会儿,管理松散,有些地块的草长得比庄稼还稠、还高。立秋后,草籽落地,岁复一岁,子生孙,孙再生曾孙,地成了草的天下。妻说:“草不除,庄稼就不会长。”她把锄高高举起,落地时势大力沉,草被连根锄了出来。“宜将剩勇追穷寇”,妻用锄“梆梆梆”敲了几下,草根和土彻底剥离。尔后,妻弯腰把草连根拾到篮子里,装满扔到路边,彻底断了草“反攻”的念想。
就这样,一锄锄,一篮篮,妻子按照她既定的“战略部署”稳步向前推进。一般庄稼,锄过三遍就可挂锄。妻比较“横”:“我不论遍,只要草露头我就‘掐’”。
雨水跟,风儿顺。脚下的这些责任田,为我们家带来了太多的希冀和快乐。夏日,小麦似山高;秋天,庄稼成车拉。我家买回了电视,盖起了新房。奶奶高兴得合不拢嘴,成天念叨:“好年景啊,好年景。”“责任田”成了全家人的摇钱树,也成为妻生命的一部分。无论何时,妻对地仍一往情深。
…………
十多年前,洛阳市决定建周山森林公园,家乡的土地都变成了绿地。这个意外让妻猝不及防,万水千山惯了,一旦没有了地,妻就像丢了魂,说话也无精打采,有时站在地边,傻傻地,一待就是大半天,妻与地的情太浓了,太深了。
有一日,见门前有块地闲着,她忽地来了精神。翻土后,她种上了番茄、豆角、辣椒、青菜,一有空就钻到地里锄草、施肥……妻有了精神支柱,笑了,走路也有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