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汝阳县十八盘乡登山村村如其名,这里群山起伏,连绵不绝。在这个我市南部深山区的小山村里,有一座登山展览馆,它是首批洛阳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之一。仅听这个展览馆的名字,您可能对它并不了解,但当您来到这里,了解到这里的人们几十年前是如何将荒山变成梯田时,一定会感到震撼。
25日,记者走进这座展览馆,重温那段不平凡的岁月。
●名称:登山展览馆
●地点:汝阳县十八盘乡登山村
●意义:收藏了见证登山村村民战天斗地修梯田的珍贵实物、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向参观者展示了登山精神
走访 深山展览馆里感受登山精神
25日,记者驱车两个小时,从市区赶到登山村。在该村村委会隔壁,有一座建筑,风格简朴却不失庄重,这就是登山展览馆。
登山展览馆始建于2005年,又先后于2007年、2009年进行了整修。目前,占地400多平方米的登山展览馆收藏了见证登山村村民战天斗地修梯田的400余件珍贵实物、36份图片资料和2万字文字资料。
该展览馆是一座小小的四合院,里面分设登山精神展览馆、实物陈列室、廉政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实践课堂等。
在实物陈列室里,有纸灯、茶缸、破旧油纸伞,以及当年建梯田时所用的锤子、铁锨等。在登山精神展览馆里,通过文字、图片及实物展示,参观者可以感受到自20世纪50年代起,时任登山农业合作社社长的赵春兰带领群众向群山“宣战”,改变登山村面貌时所创造的登山精神。
在该展览馆内参观时,记者突然听到阵阵掌声,只见一个屋子里坐着20多个孩子,他们正在看一部短片,里面讲的是赵春兰带领大家战天斗地建梯田的故事。当看到村民们把原本几乎“挂”在陡坡上的3500块小坡地变成“层层梯田连成片,条条水渠绕山转”的秀美画卷时,孩子们都鼓起了掌。
这些孩子是来自汝阳县城关镇南街小学、城关镇一小等小学的学生。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到附近写生时得知有座展览馆,就进来参观了。
当日中午,记者顺着该展览馆一侧的山路来到山顶,一个亭子矗立在眼前,这是专门为纪念赵春兰而修建的。亭子连接着一条不长的甬道,两侧是青翠的柏树,远处是一座座“披着”层层梯田的山。
“宁愿苦干改山河 不甘苦熬度岁月”——挂在半山腰上的这十几个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显眼。
讲述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赵春兰仍放心不下乡亲们
当日,在登山村,记者偶遇一位老人,他就是赵春兰的堂弟。这位65岁的老人名叫赵春芳,是共产党员,当年他也在赵春兰的带领下,参与过梯田建设。
“村里的老人们都知道当年的一句话‘白天一把锁,晚上一盏灯’。”提起往事,老人的思绪回到了那段艰苦奋斗的岁月。
赵春芳说,“白天一把锁”说的是白天在村子里是见不到人的,家家户户都大门紧锁,所有能干活的人都到山上干活去了;“晚上一盏灯”说的是大家干活要干到很晚,晚上到家天都黑了,得点灯。
“那时候村里有个小喇叭,早上6点准时广播,让大家都去山上干活。当时,中午有人送饭,大家一干就是一整天。”老人说,全村人多年的辛苦付出终有回报——附近十几个自然村修建了3250多亩梯田,还修建了2座小水电站,开挖了盘山渠,让过去的荒山野岭变成了现在的良田。
赵春芳说,赵春兰是1925年出生的,比他大20多岁。自1953年起,赵春兰担任登山农业合作社社长,后来又先后担任乡党委副书记、汝阳县委常委等,由于积劳成疾,于1981年2月28日病逝。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赵春兰放心不下的是登山村的乡亲们。他说:“我死后,一定要埋在家乡的土地上,我要看着登山人过上好日子。”
赵春兰生前定下“五不”原则:不转户口、不要工资、不定级别、不脱离劳动、不离开登山村。他对子女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他的儿子和儿媳至今还是农民。
点 评
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振江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赵春兰带领群众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敢为人先、务实清廉”的登山精神,彻底改变登山村面貌,就是党的基层组织不忘初心、践行使命,为人民谋幸福的生动实践。
今天我们重温和学习这段历史,对于我们在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过程中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感 言
汝阳县城关镇南街小学教师郭延伟说,作为一名党员,自己曾经多次来过登山展览馆,平时只要有机会,就会带学生们来这里参观、学习,带大家重温那段艰苦而不平凡的岁月,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他也经常告诉学生们,要把登山村的这种不怕吃苦、顽强奋斗的精神用到学习中去,为早日成为有用之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