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1版:河洛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7年11月28日 星期
河图洛影
像壶不是壶
□记者 张丽娜 文/图

宋代影青砚滴

(摄于洛阳华夏文房文化博物馆)


长得像,不代表就是。

譬如洛阳华夏文房文化博物馆珍藏的宋代影青砚滴,看起来像茶壶,却不是用来喝水的。在古代,它被归于文房用品,专用于滴水磨墨——往砚台上滴水,故名砚滴。也有人管它叫水滴、水注、书滴、蟾注。

民国时期的《饮流斋说瓷》里说:“水滴,像形者,其制甚古,蟾滴、龟滴,由来已久。古者以铜,后世以瓷。明时有蹲龙、宝象诸状。凡作物形而贮水不多则名曰滴。”

可见这物件器形不大,盛不了多少水(磨墨也用不了多少水),而且历史颇久,形制颇多,材质初为铜,后为瓷,有蟾蜍、乌龟、龙、象等造型。

关于砚滴最早的记载是在汉代。汉代《西京杂记》里说:“唯玉蟾蜍一枚,大如拳,腹空如五合之水,光润如新,王取以为书滴。”

汉代西京在长安、东京在洛阳,两京王公贵族生活豪奢,大如拳头的玉蟾蜍砚滴价格不菲,穷书生想都别想。

起初,文人注水磨墨时用的是水盂、水壶。水盂、水壶口阔,很难控制水的流量,一不小心就倒多了。水多,墨色就淡,没法儿写字,耽误事儿。

后来,人们发明了便于掌控水量的砚滴:腹内中空,可盛水;出水孔较高、较细,水流细缓;砚滴上面有孔通于腹,可注水。

用手指按住砚滴上面的孔,移动过程中不会有水洒出,避免弄湿纸张和桌面;只要略松开手指,便有水滴到砚台上,这就方便多了。

砚滴是文人用品,符合文人审美,大都精美雅致,寓意深刻,欣赏价值较高,非常适合把玩。因其形制小巧、用途小众,不大引人重视,传世珍品较少,收藏难度较大。

如果你识货,看见好砚滴,不要放过它!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