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短板——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就旅游系统“厕所革命”做出重要指示时强调,厕所问题不仅关系到旅游环境的改善,也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善,关系到国民素质提升、社会文明进步。
我市城乡公厕密度如何,分布是否合理?公厕管理是否规范,群众是否感到满意?去年以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亚高度重视并多次调研指导新建改建公厕工作,我市有关部门统筹推进、成效明显:连续获评“全国厕所革命先进市”,市区700余座免费公厕覆盖主次干道和窗口区域……
今起,本报推出《推进“厕所革命” 提升生活品质》栏目,看看“厕所革命”带来的喜人变化,直面公厕建设存在的问题,让“厕所革命”持续推向深入。
核心提示
何彪,生于1959年,打小就住在老城区老集附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洛阳人。他也是老城区环卫局的一名职工,从事环卫工作至今已有25个年头。
厕所,是何彪生活和工作中绕不开的话题,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位老环卫工人的“公厕梦”吧。
1 儿时噩梦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茅肆”脏得无处下脚
何彪从小就住在老集一个小院中。他说,20世纪六七年代,何彪从小就住在老集一个小院中.他说,20世纪六七年代,老集少有真正意义上的“公厕”,就是随意搭建的“茅肆”。
“老洛阳人应该都知道这个词,就是茅房。”何彪说,说是茅房,其实就是一个用木板或者土坯围起来的小旮旯,在地上挖个坑,有的砌点砖头,有的放个大缸,满了就由周边种菜的菜农来拉走。
“臭不臭啊?”
“哪能不臭啊!住的屋子离茅房有一二十米都能闻到臭味。”何彪说,有时候清理不及时,一下雨都把粪便冲了出来,弄得到处都是。
何彪说,一到夏天茅房里蚊蝇滋生,还会生蛆虫,有时甚至都无处下脚。早起去茅房扫蛆虫,成为那时清晨打扫卫生的必备工序,要不一家人都无法上厕所。“实在是个噩梦,现在都不愿回想。”他说。
2 青年追梦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走街串巷消除旱厕
“后来条件好点了,我就不在家里上厕所了。”何彪说的“条件好”,指的是我市的公厕逐渐多了起来,环境也好了起来。
何彪说,那时候的公厕都在背街小巷,条件跟家里差不多,20世纪80年代前后有了水冲公厕。“印象最深的是现在老集大张量贩旁边那个公厕,里面挂了个大水箱,还是水泥地,有隔间。那个公厕知名度特别高,用过之后就再也不想用旱厕了。”
1992年,时年33岁的何彪机缘巧合之下调入老城区环卫处工作,也因此赶上了我市一次大规模的消除旱厕的“厕所革命”,他离再也不用旱厕的梦想更近了。
统计资料显示,1995年,我市社会公厕中旱厕有240座,占公厕总数79%以上,大多结构简单,破旧失修,污染环境。1996年至2000年,我市按照《城市环境卫生规划》的要求建设、改造标准公厕210座,基本消灭了旱厕。
何彪的环卫生涯就是这样开始的。在他印象中,当时骑个自行车每天走街串巷,为公厕建设选址、检查旱厕改造,还得动员各家消灭旱厕。“那时候水冲公厕兴起了,一步步从露天公厕到加了屋顶,从涂料墙到贴了瓷砖,从毛地水泥地到铺了水磨石,从露天粪池到封闭化粪池……市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消除旱厕的工作也好做了。”何彪回忆说,家家户户都不愿在家上厕所了。有一段时间,经常可以看到人们早上排队到公厕倒尿盆。
对我市首批水冲公厕,何彪印象深刻,他至今还记得公厕墙上的宣传标语“讲究卫生、人人有责”,因为那是他和同事们拿着毛笔蘸着油漆写上去的。
3 如今圆梦 近两年:列为重点民生实事新建公厕功能多样
如今,快退休的何彪已不在环卫一线工作,但是他还是喜欢在闲暇时间到处走走看看,用镜头记录城市的变化,其中公厕就是他镜头中的主角之一。
老城区洛邑古城内的一个公厕就是他镜头中的主角之一:两阙飞檐掩映在翠柳间,重檐攒尖处的大红灯笼在风中微微晃动,原木色的木雕门板仿佛能透出历史的光阴,厚重的木质牌匾高高悬挂在门头上。走进其中,配套设施也一应俱全,椅子、储物柜、残疾人卫生间、第三卫生间、婴儿护理台、宝宝椅、洗手池、洗手液、穿衣镜……
这是我市今年新建的76座公厕中的一个。这些新建的公厕中,有各具风格的景观公厕,也有见缝插针建设的附属型公厕,还有功能强大的一类公厕。
新建76座公厕,也是我市今年的重点民生实事之一。在何彪的印象中,连续两年将公厕建设列入重点民生实事,也是以前我市公厕建设中没有的——2016年,我市城市区新建公厕55座;2017年,新建公厕76座……公厕中还出现了许多新元素:第三卫生间、Wi-Fi、牡丹装饰……
“我市的‘厕所革命’从来没有停止过。”说着,何彪又用镜头记录下了老集大张量贩旁边那个已经存在了32年、几经提升改造的老公厕的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