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杨明景
■ 职务:个体户
■ 最幸福的事:帮助别人
■ 最遗憾的事:公益事业,靠个人的能力太有限
熟悉杨明景的人都知道,这个38岁的嵩县女婿爱做公益。从2003年起,他陆续捐款近200万元,仅去年一年的捐款金额就达到26万元。
“我是穷孩子,要没有好心的嵩县人帮助,我可能现在还在流浪。” 近日,杨明景在嵩县县城自己经营的蛋糕店里动情地说,他在年幼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身无分文的他从安徽巢湖一路流浪到嵩县,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开了一间蛋糕店。
“是嵩县人教会了我咋做人,我要报答他们。”杨明景说,他在嵩县解决温饱并成家后,开始琢磨做公益的事。他把纸房镇、城关镇等5个乡镇敬老院作为定点捐助单位,逢年过节买来米面油和水果送给那里的老人们。每次送礼品,杨明景都不留名,放下东西转身就走。2013年端午节,杨明景到纸房镇敬老院送去礼品后,敬老院院长申书岳一路跟随,这才找到了杨明景的蛋糕店。
资助老干部活动中心成立艺术团、为安康社区8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爱心捐赠、送走失老人回家……杨明景对需要帮助的老人从不吝啬。
2014年的一次嵩县聋哑学校之行,让杨明景又把目光投向了贫困家庭的学生。到贫困学生家中走访、给贫困学生发放生活费、为学校捐赠学习用品,杨明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这些学生。仅今年,他就同时资助了50名学生。
杨明景的车上放着几百封学生写给他的感谢信。“叔叔,我怎么报答你?”前几天,杨明景收到受资助学生小盼发来的短信后,不假思索地回道:“好好学习,长大后回报社会就是对我最大的报答。”
一路走来,杨明景越来越意识到个人力量的渺小。在老朋友的指点下,他开始邀请身边的朋友一起做公益。“一个外地人,没有文化,却能有这样的举动,让人敬佩。”乡村医生李彦伟被杨明景感动后,也走上了公益之路。在他们看来,公益路上景色好。
■ 人物心声:上有天下有地,天是父母,地是孩子,我们一定要对得起父母、孩子。
■ 记者感言:每位志愿者都是文明城市的一盏灯。我们期待,公益之灯越来越多,照亮社会的角角落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