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西晋石崇,你会想到什么?土豪斗富、绿珠坠楼、金谷二十四友……总之,这是个“不作死就不会死”的家伙。如果知道他竟是王昭君的“知音”,恐怕你会大跌眼镜。
历史就是这么奇妙。汉宫女子王昭君出塞和亲,怀抱琵琶怅然回首,这一形象最早出自石崇的臆测。他在洛阳金谷园作《王明君辞》,也为后来的咏昭君诗奠定了基调。
1 昭君故事版本多
如今,人们虽然熟悉王昭君的名字,但不一定了解她的人生。毕竟2000多年过去了,这名汉宫女子的喜怒哀乐,早已和她所有的秘密一起被埋进了青冢。
比如,她是不是曾毛遂自荐,主动请求出塞和亲?这是后人津津乐道的地方,但在最早记载昭君故事的《汉书》中,对此根本没有提及。
《汉书》是正史,作者为东汉人班固。他出生的时候,距王昭君去世还不到50年。因此,与后来流传的各种版本相比,他笔下的昭君故事更可信。
班固是怎么写王昭君的呢?《汉书·元帝纪》记载,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元帝“赐单于待诏掖庭王樯为阏氏”。
在《汉书·匈奴传》中,班固记述得较为详细,称“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墙字昭君赐单于”,并改元竟宁。王昭君号宁胡阏氏,先后嫁给单于父子,共生有一子二女。
无论是“王樯”还是“王墙”,都不见得是王昭君的本名。她被汉元帝赐给匈奴单于,在这个过程中,似乎没有人顾及她的心情。
过了大约100年,蔡邕著《琴操》,称琴曲《怨旷思惟歌》为昭君所作,讲述了一个哀怨的故事。他称昭君17岁入宫,因汉元帝数年间都“不幸纳”,她心中怨愤,自愿前去和亲。到达匈奴后,她思念故土,乃作《怨旷思惟歌》传世。单于死后,她因不愿再嫁其子,吞药自尽,死后葬于青冢。
西晋时,为避司马昭之讳,王昭君被改称为王明君。石崇在洛阳金谷园作《王明君辞》,教绿珠跳《明君舞》,也突出了哀怨的基调。
在昭君故事中,画工毛延寿是个关键人物,不过,他是到东晋时才“出场”的。东晋人葛洪作《西京杂记》,称昭君不愿贿赂画工毛延寿,结果被故意丑化,错失了被汉元帝召幸的机会,最终出塞和亲。
不难看出,以上这些版本都对后人产生了很大影响。到南北朝时,范晔作《后汉书》,其中讲到昭君故事,说“昭君字嫱”,因在后宫不能出头,主动请求和亲。临行时,她盛装打扮,光彩照人,令汉元帝后悔不已,差点儿不放她走。
这情节不像正史,倒像小说了。汉元帝本非好色之人,何况昭君出塞时,他已疾病缠身,当年五月就“崩于未央宫”,怎么可能贪恋昭君的美色?
2 他当昭君的“代言人”
昭君出塞和亲,在匈奴生活了十几年,让汉王朝和匈奴之间维持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
据《汉书·匈奴传》中记载,当时“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一派和平景象。也难怪,后人评价昭君,会将她的功绩与西汉名将卫青、霍去病相提并论,如清代诗人彦德就在诗中说:“闺阁堪垂世,明妃冠汉宫。一身连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
因为石崇首作的《王明君辞》流传很广,后世受其影响,常对昭君和亲深表同情,咏昭君的诗也多以哀怨为基调。在《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中,唐代大诗人杜甫是这样写的:“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再举两个例子。同为唐代诗人的刘长卿作《王昭君歌》,称“琵琶弦中苦调多,萧萧羌笛声相和。谁怜一曲传乐府,能使千秋伤绮罗”。明代诗词大家陈子龙作《明妃篇》,则说“一曲琵琶马上悲,紫台青海日凄其”。
想想也是,再深明大义的女子,当她远离家乡面对不可知的未来时,内心总会有些悲凉。
昭君诗写多了,如果一直脱不了这个基调,难免让人产生审美疲劳。
元代,马致远创作杂剧《汉宫秋》,将昭君和亲的题材进行了再加工。该剧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以汉元帝为主角,讲述了他受匈奴威胁被迫送妃子王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
马致远是“元曲四大家”之一,艺术成就自然不低,《汉宫秋》是他的代表作,不过就故事情节来看,与史实相差太远。至少在汉元帝时,匈奴国力较弱,并没有威胁到汉王朝。昭君在出塞途中也未自尽,而是很好地完成了和亲的使命。因此,所谓汉元帝夜梦昭君,斩了毛延寿来祭奠她,完全是虚构的。
相比之下,石崇以第一人称作《王明君辞》,开篇就说“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将心比心,他更像是昭君的“代言人”。
3 此琵琶非彼琵琶
昭君出塞怀抱琵琶,只是石崇的臆测。在后来的《昭君出塞图》中,这一充满美感的画面被定格。不过,也有不少人质疑:此琵琶非彼琵琶。
这里面主要有三层意思:
其一,昭君出塞没带琵琶,因为史书中没有记载。石崇因细君公主远嫁乌孙时,朝廷以琵琶相送,就认为“其送明君,亦必尔也”,口说无凭。
其二,昭君出塞带了琵琶,但不是自己弹奏,而是像细君公主和亲时一样,有乐队“马上作乐”,以慰其思乡之情。
其三,即便是昭君自己弹奏琵琶,画中的琵琶造型也不对。那时用的应该是直项琵琶,而非后来才有的曲项琵琶。
这倒是个有意思的发现,我们不妨来看看琵琶的演变历程。
琵琶,也称“批把”,这个名字最早见于东汉刘熙的《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
西晋时,傅玄在《琵琶赋·序》中,对汉代琵琶的造型进行了描述:“中虚外实,天地像也;盘圆柄直,阴阳叙也……”由此看出,汉代琵琶的一大特点,就是圆形直项。
那么,曲项琵琶出现在什么时候?通常认为是在南北朝之前。
公元350年前后,曲项琵琶沿着丝绸之路,从西域传到了中原。它是半梨形音箱,柄端向后弯曲,又称龟兹琵琶,与汉代琵琶明显不同。
隋唐时期,曲项琵琶极为盛行,无论是在宫廷还是在民间,它都是乐队中的主角。白居易在长诗《琵琶行》中,曾带我们领略了琵琶演奏之美:“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曲项琵琶再美,昭君出塞时都不可能带着它,因为隔着大约400年的时间呢。假如真的要带,那也只能是圆形直项的汉代琵琶,这没啥可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