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隋炀帝迁都洛阳 洛阳城见惯繁华
洛阳是因洛河而得名的城市。这里地处“天下之中”,是最早的“中国”,也是东方古代文明的中心和发祥地。
在洛阳1500年的建都史上,隋王朝只占了14年,短暂得如昙花一现,但在先后建都洛阳的十三个朝代中,它的分量很重。不久的将来,隋唐洛阳城遗址将被打造成国家历史文化公园;今天穿城而过的洛河水,仍流淌在隋唐大运河起始段的河道上。
算起来,隋炀帝迁都洛阳,已是1400多年前的事了。
那是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登基不久,坐在龙椅上雄视天下,发现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移向东南,只有在地处“天下之中”的洛阳建都,才能更好地掌控全国局势。
很快,他颁布了营建东都洛阳的诏书,由将作大匠宇文恺等人负责实施。
宇文恺出身鲜卑贵族,喜欢读书,很有想法。因原来的洛阳城(今汉魏洛阳故城)几经战乱,十分破败,隋炀帝就命他在原洛阳城西18里处另选新址,营建东都。
据《隋书·炀帝纪》记载,从当年三月到次年正月,仅用10个月的时间,东都洛阳城就建成了。它规模宏大,布局有序,从内到外依次为宫城、皇城、外郭城、西苑等,宫室台殿“穷极壮丽”,100多个里坊在洛河两岸分布。当然,隋朝也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平均每月役使的男子就多达200万名。
隋炀帝迁都洛阳,宣布大赦天下,免除百姓一年赋税,并“徙洛州郭内居民及天下富商大贾数万户于东京”,使洛阳成了一座富庶繁华的大都市。后来,唐朝和武周继续以此为都,遂称隋唐洛阳城。
今天,人们来到世界文化遗产定鼎门遗址,依稀可见隋唐洛阳城的风貌。定鼎门始建于隋,是隋唐洛阳城外郭城的正南门,一直沿用到北宋。在长达530年的时间里,它早已见惯繁华,宠辱不惊。
2 “谷洛相汇”通济渠 大运河沟通南北
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三月,在宇文恺奉命营建东都的同时,尚书右丞皇甫议也主持了一项伟大的工程,就是以洛阳为中心开凿大运河。“洛水贯都”是一项创举,也是这两大工程的重要结合点。
所谓“洛水贯都”,就是引洛河水横穿洛阳城。
山南水北为阳,洛河的河道本在洛阳城南。宇文恺秉持“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引洛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就是让洛河北移,穿城而过,象征银河。河上架桥,方便通行,最著名的就是天津桥。
隋时的天津桥本为浮桥,唐时改为石桥,其遗址在今洛阳桥西400米处的洛河中。据长期从事考古工作的方孝廉先生考证,横穿洛阳城的这段洛河,就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一部分。
隋唐大运河又称南北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达余杭(今杭州),北抵涿郡(今北京),长约5000里。其中,通济渠洛阳段开凿最早,是隋唐大运河的起始段。
据《隋书·炀帝上》记载,营建东都的工程刚刚开始,隋炀帝就下诏“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通于淮”。
通济渠全长约1000里,分东西两段。西段从洛阳西苑引谷水入洛水,穿过洛阳城后向东经偃师到巩义,在洛口汇入黄河。东段自板渚(在荥阳汜水)开始,以黄河沟通汴水,再向东南连接淮河。因为充分利用了旧有河道和自然河道,这项工程三月动工,到八月就竣工了。
随后,隋炀帝又修了邗沟、永济渠和江南河,连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大业六年(公元610年),沟通中国南北的隋唐大运河正式形成。
隋炀帝心满意足,迫不及待地巡游天下,却不知百姓已不堪重负。当时为修大运河,15岁以上的男子都被强制服役,先后征发的民夫有数百万人。因劳动强度太大,修河民夫死者无数。
“舳舻(zhúlú)千里泛归舟,言旋旧镇下扬州。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这是隋炀帝为《泛龙舟》曲作的词。他在运河修通后,即从洛阳显仁宫出发,乘龙舟“下扬州观琼花”。老百姓没有这份闲情逸致,依然生活在徭役的重压下,于是,轰轰烈烈的隋末农民起义爆发了。
3 毁誉难定隋炀帝 功在千秋大运河
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隋炀帝第三次游幸江都(即扬州),被部下宇文化及所弑,时年50岁。
隋朝灭亡了。隋炀帝也被贴上“暴君”的标签,留下千古骂名。
历史上的隋炀帝,真有那么不堪吗?比如开凿大运河,如果说他只是为了“下扬州观琼花”,估计今天没人会相信。何况他还兴修长城、打通丝路、完善科举制、刻图书典籍……干了许多大事。这样的文治武功,明明可以成就“千古一帝”。
唐人修隋史,不肯多说隋炀帝的好话。明代时,齐东野人参考唐宋笔记小说《大业杂记》《隋遗录》等,写了一部小说《隋炀帝艳史》,专门描写隋炀帝的奢靡生活。清初文学家褚人获根据《隋炀帝艳史》《隋史遗文》等,编撰了《隋唐演义》。这些小说流传很广,但从中很难看到隋炀帝真实的一面。
倒是晚唐诗人皮日休为隋炀帝说了句公道话。在《汴河怀古》一诗中,皮日休这样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隋炀帝不惜民力开凿大运河,结果导致农民起义,隋朝灭亡。隋唐大运河的真正兴盛,是在唐宋时期。如武则天当政期间,大运河上漕船往来,千里不绝,“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以至于洛阳城中“商旅贸易,车马填塞”。
元朝以后,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转移到北京,对隋唐大运河也“裁弯取直”,形成京杭大运河,不再经过洛阳。不过,洛河水运一直较为发达,直到20世纪50年代,河面上还桅樯如林,舟楫如梭。
2014年,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在内的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洛阳成为丝绸之路与大运河“双申遗”成功的城市。在洛阳丝绸之路与大运河研究会会长徐金星看来,这是对大运河历史功绩的极大肯定,“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不仅是沟通南北的大动脉,也是连通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纽带。它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也为巩固国家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