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西工区召开2017年度教育教学工作总结暨2018年工作部署会。会上,西工区教体局局长李艳丽带领大家一起解读“儿童成长密码”,强化从“成人立场”到“儿童立场”的教育意识,为孩子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培育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01 现场连接
为教师提供有准备的聆听环境
22日,李艳丽利用上午3个半小时,下午3个小时的时间,为西工区全体教师进行了培训,培训主题是《从“成人立场”到“儿童立场”——为孩子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在培训开始前,李艳丽和大家分享了一段话和一段视频,让教师的感觉和培训内容发生了连接。
一段话:李艳丽分享了个人的成长经历,以及非功利阅读带给自己的愉悦和收获。她从爱看的《收获》《小说月报》《心理月刊》谈起,提到了在《心理月刊》中发现了武志红的文章,从而开始大量阅读武志红的书,又从武志红的书中知道了孙瑞雪,于是开始看孙瑞雪的博客以及她的书……孙瑞雪的“爱和自由”理念正和西工区的“心教育”理念有效连接。
一段视频:视频内容是这样的,30多年前,中美两国互派教育考察团,得出了两份结论相近的调查报告。中国考察团认为:美国的基础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可以这么预言,再过20年时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美国考察团认为: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也是世界上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的学生比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20年时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甩在后面。几十年过去了,在美国,有9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130多位知识型亿万富翁。在中国,只有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10多位知识型亿万富翁。
两国的预言都不准。为什么中国孩子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就?问题在哪里?视频引发的思考与培训现场发生了连接。
在有准备的环境中,培训开始了。
02 儿童立场
给孩子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与帮助
李艳丽说,儿童是天然的学习者,成人所能做的,是从物质、心理、精神方面给孩子提供有准备的环境,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与帮助,让他们得以发展自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学校教育可以做的有三个方面。
一是为孩子提供有准备的校园环境。儿童天然地生活在精神中,对自然、对美好的事物有着天然的向往,有着天然的感受力、吸收力和连接力。校园环境无时无刻不在浸染、影响着孩子的心灵。校园环境需要通过成人的精心照料,呈现出“审美”“经典”“精神”特质。从教室到走廊,从楼梯到校园,从功能室到洗手间,从每一面墙到每一棵树,小到门牌、窗台,大到校园整体布局与设计,成人都需要从儿童的感觉、需求出发,精心设计、安排。让名曲、名画、名著充满孩子的空间,让各种各样的植物生长在孩子的身旁,成为孩子的一部分。孩子自会因体验而成长。这就是有准备的校园环境,准备好孩子自己没办法得到的资源,让孩子无功利地欣赏,滋养生长的心理空间。
二是为孩子提供有准备的课堂与课程环境。一切的认知来源于感觉,如果不去调动孩子的感官,不让他们看、听、闻、触摸,感觉就无法到来。没有感觉,认知就无法形成。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孩子在学习上出现困难与障碍,对学习没有兴趣、厌倦甚至痛恨学习的原因。12岁以下的孩子处于具体运演阶段(形象思维),必须运用感官教育,认知才能真正形成。基于此,课堂需要实体化的感官教学。
课程是学校重要的产品,也是最能满足孩子成长需要的营养品。对于6岁至12岁的孩子来说,理想的种子就是在这个时期种下的,节点课程、社团课程、校外体验课程、远足课程、露营课程……都需要在这一时期进入到孩子的生命中。
三是为孩子提供有准备的成人环境。教师要成为一名真正的教育者,必须有三个方面的发展。一是教师的学科专业成长,需要通过学校的校本研修来实现;二是教师要完成对自我的认知,修复并完善内心,重建内在关系模式,形成完整而又成熟的人格;三是教师要完成对儿童的认知与理解,懂得0岁至18岁孩子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知道孩子每一种行为的背后都有哪些问题与需求。
03 读懂孩子
由教育者变成陪伴者和孩子一起成长
读懂0岁至18岁孩子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也就知道了孩子每一种行为的背后都有哪些问题与需求。
●1岁,婴儿开始独立行走。
●2岁,婴儿开始对他人说“不”,在意志上想把自我和他人区分开来,这个“不”是人生中第一个独立宣言。
●3岁至6岁,儿童逐渐形成一个真实的、区别于他人的内在秩序,在意志、情感、思想上奠定了独立的基础。
●6岁至9岁,儿童建构了属于自己的有关生活的常识和艺术的品质,开始把注意力从自我的建构拉向外面的世界。
●9岁至18岁,儿童开始有了有意识的学习心智,他的认知不再受环境限制,而是能扩展到整个宇宙。这就是为什么小学要给孩子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孩子接触到各种学科。
学校最少应开设11门课,除传统科目外,把科学课细分为:力学实验、光学实验、电磁学实验、气象学实验、地质学实验、化学实验、工程学实验、天文学实验;把自然学科细分为:天气、夜空、人体、昆虫、有壳生物、哺乳动物、海滨、岩石和矿石、沙漠植物、树、花朵等;音乐课细分为:乐器、芭蕾、欣赏等;还有社会实践课、讨论课、陶艺课等。
有了这样一个宽泛的知识基础,一个人就容易发现自己的兴趣,并决定将来在哪一个领域内进行深度探索。理想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产生的。
教育的核心,是让人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教育的目的,是让人学会如何学习,通过学会如何学习,成为一名终身学习者,进而自我觉察、自我认知,最终接纳真正的自己。而这一切,是无法通过灌输的方式传达的。成人应该跟随孩子的节奏,针对他们此时此刻表现出的需求,提供及时但不过分的帮助。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从教育者的角色中走出来,和孩子一起成长,由教育者变成陪伴者,我们才有可能成全孩子。因为,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应该竭尽全力成全孩子,而不是让孩子成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