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8年6月25日 星期
改革开放前夕高考制度恢复,给当时20岁的邓效忠带来重新选择的机会,回望过去他说——
那年冬天的高考,照亮我的未来
□记者 智慧 通讯员 王三良 文/图

邓效忠(左)指导博士生设计作品


核心提示

今天是高考分数公布的日子,这意味着,不少考生将迎来人生新阶段。41年前,也有一群“正青春”的考生,随着高考恢复的大幕徐徐拉开,人生被彻底改写。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邓效忠就是其中一员,在他看来,1977年的高考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未来的方向。

■ 讲述人:邓效忠

■ 年龄:61岁

■ 职业:教师(博士生导师)

1 眼看高考无望,选择“上山下乡”

1977年,我20岁,已在当时的洛阳市郊区工农乡南村大队插队两年。插队前,我就读于洛阳矿山机器厂子弟中学。

我上高一的时候,高考已经中断7年了。那年,曾有消息流传称“高考即将恢复”,因此,同学们又开始埋头学习,盼着高考时能一展身手。我也不敢懈怠,天天抱着书本做题。

很快,各种关于高考的消息却接踵而来:“不可能再恢复高考了”“还是要推荐上大学”……同学们深受打击,学习激情也一落千丈。

高中余下的时光里,我和同学们大多数时间是在工厂车间里度过的,文化课都陆陆续续中断了。两年的高中(当时均为两年制)转瞬即逝,1975年8月,我毕业了,可仍未听到任何恢复高考的消息。

没有了高考,想要进入大学,只剩下“推荐”这一条路。于是,我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被推荐去上大学。

2 正在浇地,喜讯“从天而降”

生产队里的活儿不少,白天,我和乡亲们一起搞农业生产,到了晚上,我则趁着煤油灯抓紧时间读书。知青间流传的书籍偏重文科,以诗词、散文等为主,我的文字功底就是那时候打下来的。

1977年10月的一天,秋收刚过没多久,我正在浇地,一个相熟的知青突然跑来,告诉我一个振奋的消息:“马上要恢复高考了,好多人都开始复习了!”

一开始,我还将信将疑,几天后,消息得到确认。激动之余,我第一时间向生产队队长汇报了自己的想法:“我想参加高考,上大学!”

让人欣慰的是,队长听了我的汇报,非但没有任何阻挠,反而鼓励我:“这是好事,现在队里也不忙了,回家复习去吧,一定要考上!”

3 仅1个多月时间备考,也没有复习资料

当时,距离考试仅有1个多月的时间,我问遍了所有熟人,谁也没有复习资料,谁也不知道要考什么。我只能拿着中学课本,翻来覆去地看。

仅靠这些参加高考肯定不行,咋办呢?参加辅导班。

那时候的辅导班,可不是现在孩子们上的这种,它不收任何费用,谁都能来听。中断了11年的高考,积攒下大批考生,有应届高中毕业生,还有像我这样毕业一两年的,甚至还有30岁左右的“老三届”。面对大家热忱的学习需求,一些学校的老师主动办起了免费辅导班,帮助大家补习丢下已久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知识。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1977年的11月,我和几个备考的同学天天赶场听课,忙碌又充实。听课的人太多,教室里的座位不够,不少人就站着,室内站满了,就倚着窗户站在外面听。

4 考场上,语文得心应手,数学只答了一半儿

转眼到了12月,我在心里给自己打气:这可是盼了几年的机会,既然报了名,无论如何也要搏一搏!

12月8日,考试的日子到了。我起了个大早,带上准考证,步行1个多小时赶到位于西工区一个中学内的考点。那时候没有身份证,进考场前确认身份,全凭准考证和介绍信。

我报考的是理科,总共考4门:语文、政治、数学、理化(物理、化学一张卷子,各50分)。第一门考语文,考卷上有不少古文常识,得益于插队时看书、读报的习惯,我答得还不错。作文我写的得心应手,估计得分不低。

政治考试也不算太难,可看到数学卷子,我一下子就蒙了。勉强挑着做了一半儿,剩下的题就无从下手了。理化也一样,大多数的题都没见过,根本不会做。走出考场,我几乎对录取没抱任何希望。当时,我已经做好了“复读”打算:好好准备几个月,明年(1978年)再考。

5 总分236分,超录取分数线约40分被录取

生活似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淡。1978年,临近春节的一天,我还在生产队干活儿,突然接到通知让去大队一趟。匆匆忙忙赶过去,一进门,几名知青就围了上来:“拿糖来,请客!”

七嘴八舌中,大队广播员告诉我:“你被洛阳农业机械学院(后改名洛阳工学院,并入河南科技大学)录取啦!”看他拿出一本小小的红色录取通知书,我高兴得不知道该干啥,跑了几里地从供销社买回两斤糖果分给大家,算是简单的庆祝。

后来我得知,我的高考总分是236分(四张卷子满分400分),其中政治80分、语文78分、数学36分、理化42分。当年,洛阳农业机械学院理科的录取分数线好像是196分,我也算是高分被录取。

6 入学后先补高中知识,毕业后留校育人

1978年3月,我入学了,学校就在现在的河南科技大学西苑校区。与现在高校新生动辄上万人不同,当时,我们这届学生只有不到500人。

面对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同学们都很努力,我们基础差的入学后便先补高中知识。高考恢复后,各高校人才紧缺,纷纷开始培养自己的教师队伍。1979年,学校成立了机械设计师资班,我因学习优异被选拔入内,有幸成为学校改革开放后培养的第一批高校教师。1982年1月,我顺利毕业并留校工作,并在2003年成为博士生导师,2006年被聘为机电学院院长,2015年成为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带头人。

那年冬天的高考,照亮我的未来。感谢那场考试,让我有机会把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

相关链接

高考改革历程

□记者 智慧

1977年高考,是唯一在冬天举行的高考,全国共有570万名考生参加。因为时间紧急,试卷由各省自行命题。河南省有70.59万名考生参加考试,其中9374人被录取。

1978年,高考开始实施全国统一命题、分省录取;1979年起考试日期固定为每年7月7日至9日,高考逐步发展为一场标准化考试。

20世纪90年代,我省高考科目设置经历了从“3+2”到“3+X”的变化。1999年,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

进入21世纪,高考取消了年龄限制,河南高考试行“3+大综合”模式。2003年,高考改为每年6月的7日、8日举行,高校自主招生试行。从2004年开始,河南高考又分文理科,采用“3+文综或理综”的模式。

2010年,河南高考改为“先出成绩再报志愿”。根据河南省深化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到2021年,高考将实行“3+3”模式,英语有两次考试机会。

历史变革期,总有少数人率先打破固有观念的束缚,另辟新路放手一搏,引领风气之先。

您是否参加了高考恢复后的第一届考试?您是不是改革开放后,洛阳的第一批个体户、第一批下海者、第一批进城务工者、第一批外来创业者、第一批股民、第一批走出国门的人?或者,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坚守数十年,见证了本行业的巨变。请联系本报,讲述您在改革大潮中的精彩故事。

征集方式——热线:66778866、13663887547;

邮箱:lywbggkf40@163.com。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