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洛阳·社区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8年9月11日 星期

你家钥匙在我家 我家钥匙在他家
钥匙虽然不说话 邻里真情都表达

即日起,您可以拨打本报热线66778866报名,讲述您和邻居的感人故事

这些居民手里拿的钥匙都是邻居家委托他们保管的


□记者 李岚 通讯员 郑玉平 文/图

核心提示

涧西区长安路三社区24号街坊有一个特别的现象:你家房门钥匙在我家,我家钥匙在他家,他家钥匙又在另一家……居民们将其称为“车轱辘”钥匙管理法。7日上午,55岁的居民陈婵英拿着一串系有不同颜色绳子的钥匙告诉记者,这里面凝聚了相处几十年的老邻居之间的信任和真情。

1 家门钥匙引麻烦,不如交给邻居保管

这样的窘状,也许您也遇到过——出门倒垃圾,一阵风吹过,咣的一声,虚掩的房门被锁住了;生病卧床不起,邻居上门照顾,却苦于房门紧锁;出门忘带钥匙,碰巧家人又不在身边。

“那次我把钥匙锁在屋里,老公带着孩子去外地旅游了,最后我找人把防盗网撬开,钻进屋里才打开门。”居民翟女士说。

钥匙引起的麻烦虽小,却很折腾人。于是,有人想到把自家房门备用钥匙交给信任的邻居保管,居民尹爱珍就是其中一位。前两年,尹爱珍摔伤后在家静养,就将一把家门备用钥匙交给了邻居,当尹爱珍的家人外出时,邻居就会帮忙把买好的东西送到她家里,还陪她聊天。后来,这位邻居也把自家房门备用钥匙交给了她。“前两天她忘记带钥匙,还专门来找我拿呢!”尹爱珍笑着说。

2 她管着6把钥匙,存放地点只有她知道

在24号街坊,陈婵英管的钥匙最多,一共有6把。“这个是于师傅家的,这个拴毛线的是前面楼住户的,这把小钥匙是楼上那家的……”为了便于区分,陈婵英专门给每把钥匙做了标记。

此外,在她家,存放这些钥匙的“秘密地点”只有她知道。有一次,一个邻居上班忘记带钥匙,便找陈婵英求助,刚好她当时不在家,最后还是通过电话“遥控”指挥,她的家人才找到。“怕家人拿错拿乱了,咱得对人家负责嘛!”她说。

至于“车轱辘”钥匙管理法,这是大家一起想出来的。“年龄大了,备不住谁有啥事儿,大家这么拿着钥匙放心。”68岁的居民李松芝说,大家已经养成习惯,每天都会下楼聚在一起报平安,若是哪天没见到谁,就赶紧到对方家里看看,一旦有啥事,用钥匙开门帮忙也方便。

3 几十年的邻里情,凝聚在一把把钥匙上

一把把钥匙,连起的不只是信任,更是和谐的邻里关系。“这么多年的老邻居了,彼此知根知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少居民这样说。

24号街坊是一个老旧小区,有的居民已经在这里居住近40年了。小区离社区办公地点比较远,老年人去一次不方便,想办业务之前都会咨询曾在社区工作过的陈婵英,她总是认真解答,有时还会替对方跑腿,到社区领取表格、代办事项。时间长了,陈婵英就成了大伙儿心目中最信赖的“管家婆”。

小区里的杂草长起来了,几位热心居民看到了,一起锄草、打扫卫生;有居民买回了不少青核桃,却对剥壳犯了愁,擅长剥壳的李松芝知道了,主动前去帮忙;乐于助人的尹爱珍路过一楼时透过窗户看到女邻居捂着肚子躺在床上难受,回家就和面、擀面,做好热腾腾的鸡蛋汤面给她送去了……

“与其说是邻居,倒不如说我们是和睦的一大家子。”68岁的居民杨广州说。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鳞次栉比的高楼越来越多,“近邻都是陌生人”这一现象在生活中似乎比较常见。虽然如此,在我市很多社区,邻里互助的传统美德仍然存在。他们组成“老年闺蜜团”,每天相约报平安;他们办起“家庭小饭桌”,邀请因父母工作繁忙无暇顾及的孩子免费吃饭;他们举办“邻里节”,每人做一道拿手菜,大伙儿热热闹闹地吃一顿“百家宴”……

讲述您和邻居的感人故事,我们真实记录。从即日起,您可以拨打本报热线66778866报名。无论是您想表达感谢,还是想分享一份美好的回忆,都可以告诉我们。本报将通过文字和图片,为您呈现这份温暖。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