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郭飞飞 文/图
“奶奶,奶奶,我在这儿。”24日12时30分,在洛阳龙门站出站口,一个身穿红色羽绒服的小男孩在人群中兴奋地叫道,小男孩一手拉着自己的小行李箱,一手拉着爷爷,向不远处的一位怀抱着小女孩的老人示意。
这位老人姓张,在苏州帮老二儿子带孙女,老伴儿在北京帮老大儿子带孙子,今年春节,老两口决定先带孩子回偃师老家置办年货,等儿子、儿媳们回来过年。
团聚 一年未见的老两口,见面后要先抱抱对方带的孩子
“我还没看见你呢,孙子就先看到了。”伴着爷爷的话音,小男孩已经冲到了奶奶身边:“奶奶,奶奶,我跟你视频通话的时候知道你今天穿什么衣服,我刚刚一眼就看见你和妹妹了。”
“一年没见了,让爷爷抱抱!”爷爷从张大妈手中接过1岁多的小孙女,5岁的小孙子则钻进了张大妈怀里。张大妈和老伴儿已60多岁了,两个儿子毕业后选择到大城市打拼,大儿子在北京安家,二儿子在苏州安家。
孙女2017年2月出生,儿媳妇休完产假后,张大妈就过去帮忙。张大妈说:“孙子原来是他姥姥带,后来人家家里添了孙女,这孩子就没人带了,老头儿只能把家里的工作辞了,也到北京去带孩子。”
老两口就这样一个在南,一个在北,追随孩子们,远离家乡。这次火车站的相聚是他们去年春节过后在洛阳别离后的首次相见。
感慨 老年人带孩子不容易,年轻人打拼也不容易
上午9点多,刚见到张大妈时,她正坐在洛阳龙门站二楼的互联网取票大厅,装衣服的大包成了“凳子”,怀里的小孙女还正在熟睡。
去年春节前,张大妈是跟儿子、儿媳一块儿回来的,因为坐火车晕车,春节当天她还感觉没有缓过来劲儿,今年她执意要求提前回来,提前置办年货、打扫房间。春运期间,苏州到洛阳的车票不好买,三周前,儿媳妇就在网上抢购火车票。23日晚上11点多,张大妈独自带着孙女踏上了归程,第二天早上8点多到达洛阳,等待当天中午从北京归来的老伴儿一块儿回家。
下车后,张大妈在治安室要了一杯热水,先让孙女吃了点面包,一楼出站口风太大,她才带孙女上了二楼大厅继续等待。
张大妈说,一开始,她并不打算带孙女一块回来,曾尝试跟儿子商量:“你们平时工作忙就晚上陪孩子那一会儿,这也到年根儿了,能不能请两天假也陪陪孩子,我一个人先回去。”
结果其实也在张大妈的预料之中:“老年人带孩子不容易,年轻人打拼也不容易,国家放假有统一规定,他们也走不开。”
说到和老伴儿两地分居,张大妈说:“没办法,孩子没人带,在北京请个保姆一个月最少得5000块,我们也不放心。我们自己带肯定比保姆用心,她妈妈老说我惯孩子,我是看不得孩子哭呀!”
心愿 最想念山上那漫天的洋槐花,今年春天她想和孙女留在老家
离开家乡,在异地照料孙辈,张大妈其实也很想家。
“一到春天,村庄周边是漫天的洋槐花,白茫茫的,花期还长,开花一个月后还能找到嫩嫩的小花骨朵,包包子包饺子都好吃。还有荠荠菜、白蒿等各种野菜,鲜得很。”张大妈的语言描绘出宁静迷人的乡村春色。
“怪好的东西,只可惜吃不到嘴里,好几年没吃了。”张大妈言语中带着一丝遗憾。“孙子还要上学,幼儿园还没放假,这次是爷爷回来了非要跟着回来,过完年马上就要回北京。孙女还小,我想带着她在老家过完春天再过去,不过还得跟孩子妈妈商量。”
张大妈说:“人年龄大了,就是恋家,家里再不好也想在家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