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洛阳·视觉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9年2月21日 星期

三官庙挠阁
河洛民间绝活儿独领风骚300多年

□记者 张光辉 通讯员 张俊望 李旭德 文/图

化妆

表演

穿彩衣

绑缚固定

传承

出场

上架


项目:传统舞蹈类——三官庙挠阁

级别: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东城桃李”被誉为洛阳八小景之一。其“东城”说的就是今洛龙区李楼镇三官庙村、桃园村和向阳村一带。

三官庙村有一项该村自创的民间社火表演形式——挠阁。相传其始于清康熙年间,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2010年2月,这项融表演、舞蹈、音乐、美术、体育于一体,独特有趣的河洛民间绝活儿被列入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挠”,在洛阳方言中意为“背起、举高”;“阁”,原意为女孩,现泛指儿童。每年春节期间,辛劳一年的村民会在本村或邻村表演挠阁,欢庆新春。

今年58岁的肖留学是三官庙挠阁的非遗传承人。他介绍,挠阁两人一组,需壮汉、儿童各一人相互配合。小演员多选村中漂亮、胆大、机灵,体重在25公斤以下,3岁至8岁的女孩。小演员化完妆,穿上长袖彩衣,戴上漂亮的头饰之后,被大人绑缚在挠阁架子上。在民族乐器的伴奏下,背着挠阁架子的壮汉随着欢快的曲调时而左右穿梭,时而前后挪动,有节奏地变换步伐。挠阁架子上的儿童则跟随节奏甩动长袖或挥动手中道具,做出不同的表演动作,看起来妙趣横生。

肖留学说,数十年前,一次他们进城演出,引来大批市民围观。有人认定壮汉“挠”的是木偶,非要跟人打赌,一路跟随表演队伍,直到看见女孩活蹦乱跳地下地,这才心服口服地认输。

这项地道的河洛民间绝活儿世代传承,如今后继有人。村里最年长的艺人已年过八旬,而最小的表演者不足3岁。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