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家与众不同的牛肉汤馆。它在吸收洛阳汤精华的基础上,熬制出鲜美、透亮的清汤;不同于别家汤馆的汤,它围绕牛肉、牛汤,挖掘出不少传统美味;不同于别家的经营,它以“一生一品”为匠心,融合传统与创新,精心打造出一锅香而不腻的清汤、一块咸香可口的牛肉、一碗酸辣咸鲜的粉汤,以飨世人。
这家与众不同的汤馆就是三味牛汤。
1 一锅清汤 是时间和心血熬煮的精华
汤是用时间打磨出来的精华,用心血熬煮出来的美味。如其他经典美味一样,汤也有着独特的脉络渊源。三味牛汤的老板张耀杰一路寻香,最终被瀍河清真甜咸牛肉汤、老城香牛肉杂肝汤及南关小碗肉所吸引。如果能在一碗汤里喝到瀍河清真甜咸牛肉汤的鲜醇、老城香牛肉杂肝汤的浓郁、南关小碗肉的清香,不就既尝到了传统的汤味,又品出了与众不同的新味吗?
张耀杰深知,清汤是主流,健康是首选。确定目标后,他立即查找资料,走访汤界资深人士和闲居在家的老制汤匠人,一次次、一遍遍,每一个步骤都细致入微。一块鲜嫩的黄牛肉、一把牛骨,添上一锅清水,武火煮、文火熬,待到汤锅内渐渐翻滚,散发出醇厚的香味,这锅汤就熬成了。
“坚持古法熬汤,久留传统口味,传承优良习俗。”张耀杰说,“这是店名三味牛汤的来源,也是本店汤品的特色,即秉持洛汤原味,坚持食材本味,保持好汤真味,做出醇、香、正的好汤。”
有个细节,他在汤锅旁边另支起一个小锅,用小锅的滚汤烫肉,再从大锅里盛汤端出,这样做也许别人不觉得有什么,但挑剔的汤客一口就能喝出:牛汤鲜香入味,并没有被肉的香味所掩盖。这碗别具一格的清汤,得到了食客的一致称赞。
“三味牛汤是为数不多的清汤,是在涧西也能尝到的瀍河汤味儿!美!”汤客胡先生夸道,自从在三味牛汤喝中这口清汤后,他隔三岔五就要来喝上一碗。
2 一块牛肉 鲜汆、卤煮出不同美味
三味牛汤位于涧西区武汉南路东方红·汇景城楼下,有食客大老远从新区跑过来,为的是品尝三味牛汤独有的“鲜汆牛肉汤”。
什么是鲜汆?简单来说,就是快煮牛肉片,只是煮法和选肉大有讲究。鲜汆牛肉选的是两岁半左右的南阳雄性黄牛的肉,而且只选牛内脊部分,业内称“黄瓜条”,每头牛只出十二三斤“黄瓜条”。也就是说,一头牛只能做出35碗鲜汆牛肉汤。
选好了肉,用特殊方法进行腌制,再裹上蛋清和粉浆,顺时针打浆45分钟,放入汤锅里上下翻滚45秒,牛肉鲜滑、爽嫩的口感就出来了。浇上大锅里现熬的鲜汤,再浇上特别烹制的牛油辣椒,汤味儿更加醇厚,鲜汆牛肉汤就这样带你踏上鲜、香、辣的味蕾之旅。
三味牛汤的鲜汆牛肉汤每天限量供应,不少汤客来晚了只能“望汤兴叹”。对没喝上鲜汆牛肉汤的食客,张耀杰会拿出另一种美食——卤煮牛肉。
和其他汤馆一样,牛肉一大早就在汤锅中煮熟,不一样的是,三味牛汤端上来的牛肉,在出锅后又经过古法工艺处理,成了自带咸香的美味,入口即化,无渣不塞牙,筋道且不柴。所以,在三味牛汤,牛肉不再是汤里的附加品,而是与汤分庭抗礼的美味。
3 一碗粉汤 是传承和创新交融的美味
熬好一锅汤不是张耀杰的目标。对洛阳本地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身为餐饮人的他自觉担起的重任。
忠于传统而不拘,敢于创新而不妄。这份传承与创新,融到了一碗洛邑粉汤中。洛邑粉汤虽为“洛阳八大汤”之一,但市场上多年不见其踪迹,它的重生离不开张耀杰的坚持不懈。自从决定经营汤品,张耀杰就四处寻好汤、访名人、拜同行,洛邑粉汤便是他在寻访老城老人、拜访餐饮前辈的过程中机缘偶得。“恩师见我心诚,便倾囊相授。”张耀杰感激道。
坚守传统制作方法,融合其他汤品的长处,注重营养与口感,张耀杰挖掘出的洛邑粉汤一上市就成功吸引了年轻消费者的关注。3年来,他不断打磨这道粉汤,使其更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如今的洛邑粉汤,粉条晶莹剔透,汤色清香诱人,尝一口,酸辣咸鲜,四味均衡,再配上张耀杰独创的烙馍卷牛肉,牛肉入口即化,黄瓜清脆爽口,薄饼筋道柔软,馓子酥脆醇香,丰富的口感令食客回味无穷,拍案叫绝。
洛邑粉汤和烙馍卷牛肉结合,是三味牛汤独一份的美味创新,却不是唯一的创新。张耀杰提出“汤+”的思路,在他看来,“产品多样化,口味丰富化,营养均衡化”是制汤人应重视的问题。
在采访中,张耀杰常把“一生一品”挂在嘴边,他说餐饮人要有“工匠之心”,要守住三个“不变”:一是味道不变,好品质永远是基础;二是诚心不变,做打动人心的东西,让顾客认可;三是匠心不变,做好自己,不盲目跟风。后半生,他要把所有精力都放在牛肉及汤这“一品”上,不忘初心,将洛阳汤打造成雅俗共赏的美食,让食客“不仅喝饱,还要喝好,更要喝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