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3版:校内外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9年6月11日 星期

新教育:让教育回归育人的原点
□市二十三中校长 李学平
校长李学平 (资料图片)

前不久,我接触到一个年轻的清华大学毕业的企业处长。不可否认,此人在专业方面水平可能很高,但是,此人傲慢无礼,从待人接物的角度看,他活像叛逆期的初中生。

我不禁皱眉思考:出现这样的结果,到底是谁的错?是家庭教育出问题了?还是学校教育或是社会教育出了问题?总之,是教育出了问题。问题出在了哪儿?

我想起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的“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症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

评价学生“唯分数”论英雄,评价学校“唯升学”定名校,评价毕业生“唯文凭”定职务,评价职称“唯论文”定级别,评价人才“唯帽子”定待遇……这种评价体系造成学校教育浮躁功利,追分数、追升学的现象特别严重。学生分数高、成绩好,便一好百好,否则,便一无是处。

记得有一句话说:“教育走得太快,请等等落下的灵魂”。于丹说:“我们走得太快了,以至于忘记了我们当初出发时的目的。”

教育的初心就是教书育人,我们现在的教育就只剩下教书,没时间去育人了。学校、家长、老师在集体残害孩子,却找不到“凶手”。

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其实就是一把火,一把让教育回归育人原点的星星之火。“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每一个教育人毕生追求的目标,可是在被绑架的教育“高铁”上,与教育有关的人都体会不到教育的幸福,只有痛苦地去干、去学、去拼、去适应,哪怕砸锅卖铁。教育的产品——学生不完整且不快乐。“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归根到底就是要唤醒教育人,用行动让教育达到“幸福完整”的目标,让教师体会到职业的幸福,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让学校安静有序地发展,让生命在生活中体会到生命过程的快乐和价值。无论是“理想的课堂”还是“完美的教室”,都是朱永新先生为教育勾画的理想和道路,为我们的教育实践指明的方向。

谁让清华的毕业生如此不懂事,惹人生气?是教育,是N年前的小学、初中、高中和家长为追求高分数、高升学率锻造的一个不完整的艺术品。所以新教育重在实践,需要我们从评价机制入手,从眼下的课堂做起,下决心让教育回归育人的原点,对“五唯”现象进行刮骨疗毒式的改革。

庆幸市二十三中这些年来,致力于“琢”文化的构建、丰富、完善和发展,让教师“静心教书、精心育人”。我们把“先做人、再做事、后做题”奉为学生发展理念,脚踏实地地为孩子的未来成长、成才积蓄道德、心灵和学习潜力。我们的“三声课堂”课改、“班级道德讲堂”等做了8年,也算在新教育的实践道路上不断探索、改进和提升。不求培养多少清华、北大学生,只希望为高中输送更多、更好、更有发展潜力的优秀生源。

“新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理论和理念新,而是在为我们当下的教育实践纠偏。市二十三中在新教育的实践行动中将永远“琢”耕不辍。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